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3: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6: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55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野塘3天前
@野塘#手机摄影 多年前我看过一篇科普文章。上面有张卫星照片,地球用一个红圈做了标注。要是没有标注,我根本看不到它的存在。标注圈里是一个暗淡的点,像一粒微小的尘埃浮在那里。看着那个“点”感觉很恐怖: 我们人类如一粒更加微小的灰尘挤在那个点上,感觉随时会灰飞烟灭。 后来,我知道了一个心理学名词:总观效应。它是指从大气层外观测地球时产生的心理反应。1965年列昂诺夫打开舱门的瞬间,他的手开始不受控制的颤抖,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恐惧。他看到地球悬浮在一片绝对的黑暗中,那种黑,是一种能吞噬灵魂的虚无……1990年,旅行者1号在64亿公里外拍下著名的“暗淡蓝点”照片。地球在照片里只是一个0.12像素的光点。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写道:我们所有的荣誉与苦难,数千种宗教和意识形态,所有的英雄和懦夫,全都在这颗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上。 越探索宇宙。人类越感觉恐惧,因为人类太孤单了。 庄子在《逍遥游》中道:“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 如果把人类置身于在这样的季节轮回里,人真的好似一只浮游寄生在天地间,人生便如白驹过隙。 那匹在晨光中疾驰而过的骏马,像生命中最灿烂也最易逝的时光。我们站在岁月的门槛上回望,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都化作了生命长河里一朵小小的浪花。 当庄周的梦融入现实,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成为一个“暗淡蓝点”时,地球上所有的喧嚣都被压缩成了一个沉默的光点。 总观效应让我们敬畏自然。同时,它也重塑了我们的世界观,用一种全新的方式重装认知系统。当我们把视角拉到足够高,用宏大的世界稀释痛苦,用微小的事情感知幸福,很多人生难题也许会迎刃而解。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