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颐和园昆明湖:京城水利命脉和南水北调终点 你眼前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藏着颠覆认知的秘密 —— 它不只是皇家园林,更是支撑京城数百年的水利命脉!鲜少有人知道,这片水域曾是决定京城生死的 “水之源”。 元代,这里叫瓮山泊,只是京西普通湖泊。直到郭守敬主持漕运工程,引白浮泉、玉泉山等泉水汇入,凿渠入大都城连通北运河,才让它升级为京城供水与漕运 “双核心”,既保障漕船抵通州,又解决百姓饮水,为园林兴起埋下伏笔。 到了明代,危机骤临!元代白浮堰荒废,且流经皇陵无法疏浚,京城漕运与宫廷用水断档,危及都城稳定。关键时刻,工匠疏通玉泉山至瓮山泊水道,让泉水经此接济运河、供应宫廷,湖泊扛住压力化解危机。 真正的蜕变在乾隆年间。当时西北郊园林密布,原西湖(昆明湖前身)水量不足,堤岸还频繁决口。乾隆启动改造:修整西山、玉泉山水道保水源,将湖堤东移拓湖,仿西湖修西堤六桥,建十七孔桥连湖心岛,湖面 “廓与深两倍于旧”,定名 “昆明湖”。更配套修二龙闸、绣漪桥闸等设施:二龙闸控圆明园供水兼泄洪,绣漪桥闸调水量保灌溉,涵洞为京西稻田输水,让昆明湖成集蓄、灌、防、供于一体的全能枢纽,彻底解用水难题。 #北京导游协会 #颐和园 #历史人文旅游 #历史文化 #旅行推荐官 @北京文旅金名片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颐和园铜牛:水位标尺|耕织图牛郎织女星象 为什么这尊铜牛 260 年来始终扭头凝视对岸?它脚下暗藏的玄机,曾是乾隆造园时的关键设计 —— 今天带你破解颐和园最隐秘的 “水利与天文密码”! 这不是普通雕塑,是乾隆二十年(1755)用黄铜【口播207吨是史实错误】铸造的 “京城水神”!牛背《金牛铭》八十字藏着双重使命:前半句 “金写神牛” 呼应大禹治水铸铁牛镇河的典故,后半句 “用镇悠永” 则暴露它真正身份 —— 皇城防洪警报器!关键在它的石须弥座:海拔比紫禁城墙高整整 10 米,还与昆明湖东堤齐平。清代水利官定期巡查,若湖水漫过底座,就得立即开闸泄洪;要是涨到牛腹(约底座以上 0.8 米),更要关闭下游水闸、开启泄洪通道,通报紫禁城加强戒备,这百年前的科学设计,至今仍藏着守护北京的智慧。 它凝视的方向藏着更大秘密!西岸耕织图景区,原是百名织女工作的皇家纺织厂,乾隆特意在此复刻 “牛郎织女” 星象:昆明湖是银河,铜牛朝西北正对织女星方位,十七孔桥就是七夕鹊桥。更震撼的是,铜牛与耕织图的连线,和北京中轴线成 28.5 度角,正好是北斗勺柄指向织女星的角度,每到七夕黄昏北斗悬空时,铜牛的视线便精准连接 “银河” 两岸! #北京导游协会 #历史人文旅游 #颐和园 #历史文化 #旅行 @北京文旅金名片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8
00:00 / 14: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6: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5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3: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