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17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什么是嗔? 嗔包括一切及各程度的郁闷、烦躁、生气、排斥、反感、厌恶、吝啬、嫉妒、追悔、忧愁、悲伤、痛哭、恶念、仇恨、凶恶、残暴。俗话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人一旦有了嗔心,就会失去理智,失去正确的判断力。一旦养成嗔习很难戒除,所以,我们要时刻警惕自己,不可让嗔心来破坏我们的情绪和心智。任何不好的情绪都是嗔念。比如,爱干净的人看到别人把屋子弄乱了就会去责怪,这就是嗔念。嗔念会让我们心灵,不平和,伤身伤神,对我们没有一点好处。 《黄帝内经》中说:“喜怒不结,则伤脏,脏伤则病起。”当人愤怒时,交感神经兴奋增强,从而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所以经常发怒的人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而且易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发怒时,人的情绪往往不受理智控制,举起手来就打人,别人的解释也听不进去。待气消了,后悔自己先前太冲动,但苦果已经酿成,后悔也来不及了。嗔来的快,去得也快,当我们发怒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克制。当你发觉自己的怒气有可能无法控制时,不妨先离开让你生气的场合,或者去做别的事情转移你的注意力。尤其是在事情还没弄清楚之前,千万不要乱脾气。无论你如何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修心修行 #觉醒开悟 #人生是一场修行 #悟人生之道 #佛语禅心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11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00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0
“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 忍,是人生中最难修的。俗话说:“忍字高来忍字高,忍字头上一把刀。”《人菩萨行论》中也说:“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所有的罪恶中,没有一个像嗔心那么可怕的;所有的苦行中,没有一个像安忍那样难行的。世上有各种各样的苦行,如外道有绝食等无意义苦行,佛教中有守八关斋戒及为了修法的苦行,但比较而言,这些苦都算不得什么,只是身体受些磨难罢了。 最难行持的苦行是什么?就是当我们面对无缘无故的羞辱、无中生有的诽谤,或有人以百般手段来折磨自己,这时候还能忍得下来。但即便困难,我们也要依靠众多道理,千方百计地努力修安忍。 往昔,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一仙人,名叫忍力,他发愿永远不对众生起嗔心。当时有一魔王为了摧毁他的修行,故意幻化出一千人,用恶毒的语言诅咒他,用妄语肆意诽谤他,大庭广众中,用难以启齿的言词羞辱他。当他前往城市时,这些人还把大粪浇在他的头上、衣上、钵里,用扫帚猛击其头……这些人时时处处加害他,但不管别人如何待他,忍力仙人从未怒目相向,也从未想过以牙还牙,甚至连“我到底做错什么”之类的话也没说。他只是暗自发愿:“以此修安忍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等我成佛之后,一定要先度化这些人!” 作为佛陀的随学者,我们也应以此时时提醒自己。 要知道,嗔心与慈悲心直接相违。大乘佛法的主要目标,就是利益众生、帮助众生,可是一旦有了嗔心,不但不愿意利益众生,反而还想伤害他们,此举与大乘教义完全相悖。因此,在所有的罪恶中,再没有比嗔心更严重的了。 话虽如此,可是一旦逆境现前,真正能做到也不容易。日本的白隐禅师,就以安忍而著称于世。曾有位姑娘与一男子有染,生下一子。姑娘怕虔信佛法的父母谴责,就告诉父母,此事乃白隐禅师所为,因父母对禅师一直尊敬有加,她以为这样做可免父母责难。 不明真相的父母,听信了女儿的谎言,抱着刚生下的婴儿扔给禅师,骂道:“你这个败坏佛门的假和尚,以前没看清你的丑恶面目,蒙受你的欺骗,没想到你竞做出如此禽兽不如的事。这是你的禽兽不如的事。这是你的儿子,拿去吧!”禅师淡淡地说了声:“是这样吗?”就默默地接过孩子。 @父母更以为没有冤枉禅师,将此事到处传播。不多久,人们都知道了禅师的“丑恶行径”,纷纷白眼相视。禅师抱着柔弱的婴儿,到刚生过孩子的人家乞求奶水。那些人说:“哼!要不是看在孩子可怜的份上,才不会给你呢!” …… ——<苦才是人生>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9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