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雪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交节,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小雪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意思为: 一候虹藏不见:因气温降低,降水形式转为降雪,雨水减少,彩虹自然消失。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古人认为阳气(天气)上升,阴气(地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生机渐隐。 三候闭塞而成冬:天地闭塞,万物沉寂,标志着严寒冬季正式到来。 咏廿四气诗・小雪十月中 唐・元稹 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 阴阳依上下,寒暑喜分离。 满月光天汉,长风响树枝。 横琴对渌醑,犹自敛愁眉。 译文 不要奇怪彩虹消失得不见踪影,因为如今已是小雪时节。 阴阳依照上下的规律分布,寒冷与暑热好像欣喜地在此时分离。 满月的光辉洒在天河之上,强劲的风声在树枝间回响。 如此天气使人情绪低落,美酒瑶琴都不能减轻一丝一毫的愁绪。 沁州主要农事: 1、抓好冬季小麦田间管理(如镇压小麦等), 2、农闲变农忙,一年庄稼二年闹(如积肥等) 沁州农谚: 小雪封地。 大地开始冻结,秋耕结束。 土建工程不能施工。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88顺顺4天前
24节气三侯系列科普之——小雪三侯 “二十四节气三候”是古人根据自然物候变化对每个节气的细化划分,每个节气对应三候,每候5天,共15天,精准反映季节转换中的自然规律。 二十四节气三侯的核心出处是《逸周书·时训解》,是现存最早系统记载节气与物候对应关系的文献,其内容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后经汉代学者整理完善,最终成为传统节气物候体系的核心依据。 这一体系并非凭空创造,而是源于上古先民的农耕观测——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天地、动植物的变化(如气温、降水、草木荣枯、候鸟迁徙等),总结出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规律,将每个节气细化为3个阶段(每候约5天),形成“三侯”制度。 现在读二十四节气三侯依然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它并非过时的古老知识,而是能适配现代生活的“自然节律指南”。 1、对普通人而言,是生活与健康的“自然闹钟”。因为三侯精准捕捉了节气里的细微变化,能直接指导日常决策。 2、对农业而言,是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的“互补工具”。因为三侯是古人农耕经验的结晶,至今仍能辅助现代农业。 3、对文化而言,是传承“天人合一”的精神载体。因为三侯是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核心组成,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观察智慧。 三侯的意义早已超越“指导农耕”的原始功能,它既是贴近生活的实用指南,也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纽带,让我们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依然能读懂自然的“语言”,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小雪节气,您的家乡有哪些节气习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健康生活 #节气里的中国 #节气与生活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3: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