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逃亡十九年,还能逆天改命的人物。那绝对是晋文公重耳!公元前697年出生,公元前628年离世,以61岁高龄登上王位,在位仅仅九年,力压秦楚二国,开创了晋国百年霸业,并留下了退避三舍、志在四方、贪天之功等历史典故。他能成功,靠的是十九年苦难,磨砺出的坚韧心智,靠的是狐偃、赵衰、先轸、介子推等一帮生死相随的能臣猛将,靠的是“尊王攘夷”的大旗和城濮之战的赫赫战功!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活脱脱的励志大片。 今儿个咱就好好聊一聊晋文公重耳!这齐桓公之后,就属这位晋文公最硬气。晋文公,姬姓晋,史名重耳,公元前697年,重耳刚出生,他的父亲晋献公出兵离荣,黎荣战败求和,将骊姬和少姬两个女儿献给了晋献公,要说这骊姬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使尽阴谋诡计,愣是把原来的太子申生逼得自杀了,还捎带脚想把其他有本事的公子,像重耳、夷吾啊,都给一锅端了!重耳一听风声不对,鞋都来不及穿,带着几个心腹死党,撒丫子就跑!这一跑,可就是整整十九年!十九年呐!从风华正茂跑到了两鬓斑白, 就在重耳逃亡八年后,晋献公驾鹤西去,骊姬的儿子奚齐如愿的继承了君位,骊姬也顺势成为国君之母。然而以晋国卿大夫里克为代表的前太子申生的拥护者们,刺杀了奚齐,还把骊姬活活闷死,晋国自此大乱。于是在外流亡的夷吾便以晋国河西之地换取了秦国的支持,并且答应在成为国君后会将汾阳的城邑封赏给功臣里克。公元前650年,伊吾在秦国的支持下顺利登上了晋国的王位,成为晋惠公,可他却并没有履行对秦国和里克的约定,这也使得晋惠公在晋国彻底失去了信任。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他继续追杀重耳。 无奈重耳只能继续逃亡,这一路上,那是风餐露宿,看尽白眼儿!路过的那些个诸侯国,有的挺客气,比如齐桓公,好吃好喝招待着,还把宗室女齐姜嫁给他,重耳差点就在齐国温柔乡里养老了。可有那势利眼的,比如卫国,连城门都不让进,饿得重耳跟手下只能跟乡下农夫讨饭吃,农夫扔过来块土坷垃羞辱他,气得重耳要拔剑,还是手下狐偃机灵,说:“主公,这是上天赐给您土地啊!好兆头!”这才压住火。最过分的是曹国,国君曹共公听说重耳肋骨长得特别(说是“骈胁”),趁着重耳洗澡,居然带一帮人跑进去围观!这侮辱,搁谁身上能忍?重耳心里头,那真是憋了一肚子火也只能忍着 #春秋五霸晋文公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00:00 / 07: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 #中华上下五千年 晋文公重耳早年因晋国内乱流亡在外,历经十九年艰辛,最终在秦穆公的支持下返回晋国继位。他即位后,励精图治,任用狐偃、赵衰等贤才,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晋国国力迅速强盛起来,成为中原地区的重要力量。 当时,南方的楚国势力不断向北扩张,威胁到中原诸侯的安全。楚国联合陈、蔡等国,攻打亲附晋国的宋国,宋国向晋文公求救。晋文公深知,这是与楚国争夺中原霸权的关键一战,于是决定出兵援宋,与楚国展开较量。 公元前632年,晋军与楚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相遇。决战前,晋文公为报答当年流亡楚国时楚成王的款待之恩(曾许诺若两国交战晋军退避三舍),下令晋军后退九十里(一舍为三十里),既践行了承诺,也避开了楚军的锋芒,同时集中了兵力,占据了有利地形。 楚军主将子玉骄傲轻敌,率军追击。晋军则巧妙运用战术:先击败较弱的楚右军(由陈、蔡联军组成),再佯装撤退,引诱楚左军追击,然后出其不意地夹击楚左军,使楚军陷入混乱。子玉见左右两军溃败,被迫下令撤退,晋军大获全胜。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会盟诸侯,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正式册封晋文公为霸主。此次会盟,史称“践土之盟”(注:城濮之战是决战,后续的践土之盟确立了霸权),晋文公由此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二位霸主。 城濮之战的胜利,遏制了楚国向北扩张的势头,维护了中原诸侯的安全,而晋文公通过“退避三舍”展现的诚信与谋略,也为后世所称道。晋国凭借此战奠定了霸主地位,其霸业延续了近百年,对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