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摸清各大洲气候密码!地理学霸都在记 谁说气候分布是天书?一张地图看懂七大洲气候逻辑,知识性拉满还超好记! 亚洲直接解锁“气候盲盒”: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亚马孙同款气候),到回归线沿岸的热带沙漠(全年炎热干燥,沙海无垠),再到北方的温带季风(夏季多雨冬季干冷)和西伯利亚的亚寒带针叶林(冬长严寒夏短促),连青藏高原的高原山地气候(海拔每升100米降温0.6℃)都占全,堪称“气候博物馆”。 非洲气候藏着“对称美学”!以赤道为轴,南北两侧对称分布:中部刚果盆地是热带雨林,往外是热带草原(干湿两季分明,斑马长颈鹿逐雨迁徙),再到回归线附近的热带沙漠(撒哈拉沙漠在此称王),最南端则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热冬季温和多雨)。 欧洲主打“温和牌”:西部40°-60°大陆西岸被温带海洋性气候承包,全年温和湿润,雨天比晴天多;南部地中海沿岸是特色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超适合种葡萄;东部则逐渐过渡到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变大降水变少。 美洲气候“两边差异大”:北美西部有狭长的温带海洋性和地中海气候,中部是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降水少),东南部是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足);南美亚马孙平原是全球最大热带雨林气候区,巴西高原是热带草原,南部也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洋洲气候“绕着大陆转”:中西部是大片热带沙漠气候,外围包裹着热带草原,东南部和西南部则是温带海洋性与地中海气候,堪称“沙漠围绿洲”的典型。 南极洲独一份“冰原气候”:全年酷寒,降水比沙漠还少,平均气温-25℃以下,是全球最冻的“白色荒漠”。 气候分布记住3个关键词——纬度、海陆位置、地形!赤道附近多雨林,回归线多沙漠,大陆西岸多海洋性/地中海气候,东岸多季风气候~#小靳老师 #小靳老师地理课堂 #地理知识 #地理科普 #气候分布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星空L4天前
#湿气 湿邪 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湿邪有气象性因素(比如南方相较北方要潮湿,湿邪多出现在南方,去看白大褂,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湿气重,另外一个长夏,长夏指夏秋之交,一般在农历的6-7月,这个时候,气候炎热且雨水居多,是一年当中湿气最旺的时候)也有非气象因素,北方环境不湿,也有湿性的病,比如涉水淋雨、居所潮湿、水中作业等也会感受到湿邪。 1温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湿邪与寒邪都伤阳气,寒邪伤阳更重且范围广,各个脏腑都能伤及。而湿邪伤阳更具有选择性,更易损伤脾阳,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湿邪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所以身体有湿邪,腹胀、便溏、纳呆这些症状出现的概率很高。湿在体内呈弥漫状态,有时停留在局部,阻遏气机,气行不畅的时候,会有胀的表现,所以湿堵在哪里,哪里就会胀,比如湿阻胸膈,胸膈部位胀满、堵闷。湿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脘腹胀满,食欲减退。湿停下焦,肾与膀胱气机不利,则小腹胀满、小便淋涩不畅等。 2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附着。湿邪,常出现以沉重感及附着难移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人体清阳之气本应升发于上,以滋养头面。但湿邪侵袭肌表后,易困阻清阳,使其无法正常升达,从而导致头部出现沉重感,如被湿布包裹 湿邪阻滞经络关节,关节困重,关节疼痛沉重或屈伸不利,就是湿痹。。“浊”,即秽浊。湿邪为患,易导致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如湿浊在上,则面垢、眵chī多(面部有污秽,如蒙尘垢,洗之不去)眼屎多;湿浊下注,则小便浑浊不利、妇女白带过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泄,且黏,;湿邪浸淫肌肤,就是湿疹了 3湿性粘滞,“黏”,即黏腻不爽;“滞”,即停滞。湿邪致病,其黏腻停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易呈现分泌物和排泄物黏滞不爽的特征,如大便完了,感觉没有拉干净,完事了擦也擦不干净,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胶着难解,故湿邪为病,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如湿疹、湿痹。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阴位指下部、内部、隐蔽的部位)一湿邪类水属阴 ,有趋下之势,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如水肿、湿疹、脚气等,以下肢较为多见,《素问》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00:00 / 03: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