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4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47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理平2月前
朴散为器 大制不割 理平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表述之一。 “朴散则为器”。朴:本义是指未经加工的木材,引申为“道”的质朴、自然、完整、未分化的状态。在《道德经》中,“朴”常用来象征“道”的本然状态,是纯真、无雕琢、浑然一体的。 散:分散、分解、破碎。器:器具、具体的器物,引申为有形的事物、工具、制度或人为构造之物。 整句意思是:那原本完整、质朴的“道”一旦分化、分散,就成为了各种具体的“器”——即具体的事物、工具或者制度。当“道”这个整体被具体化、功能化之后,就变成了世间种种有形有用的东西(如工具、制度、角色等)。这是从“一”到“多”、从“无形”到“有形”、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圣人:指得道之人,理想的执政者或领导者,能够顺应“道”来治理国家的人。用之:使用这些“器”,即运用那些从“道”中分化出来的各种工具、制度、方法等。官长:指管理者、领导者、官员。这里的“官长”不是简单的官职,而是指能够合理组织、领导、运用各种“器”的人,也就是懂得如何用“道”治理的领导者。 整句意思是:圣人懂得如何运用这些从“道”中分化出来的具体事物(器),从而成为优秀的领导者或管理者(官长)。也就是说,圣人不会执着于某一个具体的“器”,而是能从整体出发,善用各种工具和制度,以达到治理的目的。 “故大制不割”。大制:最伟大的制度、最完善的治理方式、最根本的秩序。可以理解为合乎“道”的治理之道。不割:不割裂、不分离、不破碎、不支离。即不把整体强行分开、不破坏其完整性。 整句意思是:因此,真正伟大的制度或治理方式,是不会将整体割裂开来的。也就是说,最高明的治理或制度设计,是顺应“道”的整体性,不把“道”所生的万物强行割裂、对立,而是保持其自然联系与和谐统一。 这句话揭示了老子关于“道”与“器”、“整体”与“部分”、“治理”与“自然”的深刻洞见: 1. “朴”代表“道”的本然、完整与自然状态;“器”则是“道”分化后产生的具体事物。 2. 圣人明白“道”的本质,善于利用各种“器”(工具、制度)来进行治理,而不迷失于其中,因而能成为卓越的领导者(官长)。 3.真正高明的治理之道(大制),不会去割裂自然与整体,不会强行人造的、支离的制度,而是顺应“道”的统一性与自然性。
00:00 / 03: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8
00:00 / 35: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52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7: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8: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6: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44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