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炳宏4月前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转折点? 1856 年,这一年对于中国来说,是风雨欲来的前奏。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他们并不满足于已有的利益。英国等国家为了进一步扩大在华市场,掠夺更多的经济利益,企图通过修改条约来实现。而清政府则依旧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对西方列强的野心浑然不觉。 当时的中国,内部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清政府忙于镇压农民起义,无暇顾及外部列强的虎视眈眈。在这种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西方列强认为有机可乘,于是一场新的侵略战争悄然酝酿。 这场战争涉及到众多关键人物。英国公使额尔金,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殖民者,一心想为英国谋取更多的在华利益。他善于利用外交手段掩盖其侵略本质,积极推动英国政府发动战争。 法国公使葛罗,与额尔金狼狈为奸,为了法国的利益,跟随英国一同挑起战争。在战争中,他与额尔金相互配合,共同策划对中国的侵略行动。 而清政府这边,咸丰皇帝软弱无能,面对列强的侵略,既没有坚定的抵抗决心,又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他在战争中摇摆不定,时而主战,时而主和,导致清政府内部决策混乱。 1856 年 10 月,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悍然发动了对广州的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随后,法国以“马神甫事件”为理由,加入了英国的侵略行列。英法联军一路北上,攻占了广州、天津等地。 1860 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仓皇逃往热河。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抢劫和破坏。他们将园内的珍宝洗劫一空,为了掩盖其罪行,还放火烧毁了这座宏伟的皇家园林。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化为一片废墟。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告终。这些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在经济上,中国被迫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更加深入,中国的传统自然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文化上,西方文化随着侵略的脚步逐渐渗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转折点。让清政府彻底认清了自己与西方列强的差距,也让中国人民开始觉醒。此后,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掀起了洋务运动等一系列变革。这场战争虽然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也像一记警钟,时刻提醒着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改革和进步,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足。#历史 #热门 #热点 #热门音乐🔥 #热搜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5: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1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9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本视频由智能AI生成仅供参考 #抗美援朝清川江事件 #火力全开 #抖音热门小助手 清川江事件,通常指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清川江战役(1950年11月25日—12月24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二次战役中发起的关键战役。核心是志愿军西线部队在清川江流域围歼美军及韩军,粉碎“联合国军”圣诞节前占领全朝鲜的企图,还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 一、战役背景:“联合国军”北进,志愿军秘密集结 1. “联合国军”轻敌冒进:第一次战役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仍低估中国志愿军的参战规模和战斗力,计划在感恩节前推进至鸭绿江,实现“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目标。 2. 志愿军诱敌深入:志愿军示弱后撤,故意释放“兵力不足”的假象,同时将西线主力(第38、39、40、50军等)秘密集结在清川江以北的山林地带,布下口袋阵,等待敌军进入伏击圈。 二、战役经过:突袭围歼,“万岁军”扬名 1. 左翼突击:38军穿插三所里、龙源里(关键穿插行动) - 目标:切断美军第8集团军的南撤退路,这是整个战役的胜负手。 - 过程:11月27日晚,志愿军第38军(配属第42军1个师)兵分两路,向美军后方的三所里、龙源里猛插。部队在严寒中以“一夜急行军145华里”的速度,于28日清晨抢占三所里,封闭了美军南撤的主要通道。 - 激战:美军为打开退路,以坦克、飞机掩护步兵向三所里、龙源里疯狂反扑。38军113师官兵死守阵地,顶住了美军多次冲锋,最终牢牢控制住交通要道。 2. 正面强攻:清川江以北围歼战 - 突破防线:11月25日,志愿军西线部队在清川江以北全线发起进攻,迅速突破韩军第2军团的防线,将美军第1军(含美骑兵第1师)、第9军(含美第2师、第25师)分割包围在清川江沿岸的价川、德川、宁远等地区。 - 围歼美军:志愿军集中兵力对被围美军展开猛攻,利用夜战、近战优势,打乱美军的指挥和火力体系。美第2师在价川地区遭受重创,师部及部分部队被歼;美骑兵第1师也在德川地区被志愿军第39军击溃。 3. 美军撤退与志愿军追击 - “联合国军”溃败:12月1日,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下令全线南撤,部队在志愿军的追击下,沿清川江以南的公路向平壤方向狼狈逃窜,大量装备被遗弃。 - 志愿军乘胜追击:志愿军继续向南推进,于12月6日收复平壤,随后一直追击至三八线附近,战役于12月24日结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26: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14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8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9: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63
00:00 / 22: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96
00:00 / 08: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6: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