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夷之辨”其实是一个比民族主义更深刻、也更宏大的概念 “华夷之辨”超越民族,根植于自汉代以来儒学所构建的“家国同构”体系,是中国人对世界秩序的一种理想化想象。但今天很多人所谈的“华夷之辨”,其实只是民族主义的另一种表述——尽管他们努力强调其特殊性,焦点却仍停留在“民族”,而非真正的“文明”与“道德秩序”。 事实上,传统意义上的“华夷之辨”,早已随着儒家秩序的瓦解而不可逆转地消逝。即便是今天希望重建它的人,也难以还原那个未被西方思想冲击的纯粹体系。如今中国的民族主义者,无论立场如何,在思想上几乎都难以追溯到1840年之前的中国原貌——几乎所有关于民族议题的讨论,都深深受到晚清与辛亥革命时期思想资源的影响。传统的华夷之辨天下观绝对不只是把“夷狄”视为非人,而是在这基础上更进一步,坚定认为自己有教化他人的义务。 现代国际社会里与“华夷之辨”四个字最符合的国家,其实是美国。仔细想想,由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秩序框架可太华夷之辨了。与单纯的人种优越论不同,美国人是自认有教化他人的义务的。以意识形态、普世价值、语言、人种共同构筑了一张巨网,世界灯塔又何尝不是一种长安城? #华夷之辩 #华夷之辨 #满清 #清朝 #清朝历史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