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是来自贵州黔中西木梳苗服饰,据不完全统计苗族服饰多达两百多种,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瑰宝,也是承载了苗族的文化和历史,值得发扬与传承,条件有限。如有不足,请多指教,解锁更多支系苗族服饰,也欢迎大家提供 #木梳苗服饰 #把非遗穿身上 #苗族文化传播者 #杨胜美 #三苗五色民族服饰 🩷木梳苗族服饰是苗族的一个独特支系,以其独特的发饰和服饰文化而闻名。木梳苗,又称白苗,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的大方县、金海湖和七星关等地。他们的服饰保留了盔甲的样式,上身为对襟大平袖长摆衣,衣身侧缝从腋下处开衩。衣服的刺绣采用丰富的几何图案,袖子部分采用数纱绣针法,色彩以黄、绿二色交叉进行组成。腰系棉布白条,腰带尾端有彩色袢带,吊有六个彩毛球。下身为蜡染棉质百褶裙,裙子长及脚踝,整体形态呈伞形 ❤️木梳苗的发饰也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他们的发型特点是脑后横插一把木梳,这种发饰象征着美丽的月亮,被认为是人与自然、祖先灵魂沟通的桥梁。姑娘们将木梳别挽于头顶,用头发固定,再用三组长约两米的黑毛线由低向高缠绕,形成扇形。木梳大多呈原木色,形状像新月 💜木梳苗的文化和服饰不仅是非遗的瑰宝,也是苗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件服饰和发饰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传承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3
很多朋友知道我们苗族拥有自己的语言,都会好奇地问我:苗族有文字吗?实际上,苗语并非单一的语言,而是一个庞大的语系,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方言。即便是地理位置相近的两个区域,口音和用词也存在显著差异。以松桃苗族为例,口音就十分多样,与隔壁湘西苗族的语言有着明显区别,和其他地区的苗族语言同样大相径庭。 苗族历史上曾有文字,遗憾的是后来失传了。此后,苗族人便将各类事物的信息,巧妙地记录在服饰和首饰的花纹之中。我们如今使用的苗文,由英国来华传教士伯格里创制。当时,伯格里与精通英文的汉族教徒李斯蒂文,以及苗族教徒杨雅各、张武共同展开研究。他们以拉丁字母为基础,融入苗族服饰上的符号花纹元素,于1905 年成功为苗族创立了一套简明易学的拼音文字。这套文字被称作“老苗文”,在英语世界,人们习惯将其称为柏格理文(the Pollard Script)。 苗文诞生后,牧师们与伯格里通力合作,翻译出老苗文版的《圣经》和赞美诗。学校也借助苗文编写了《苗文基础》《苗族原始读物》等教材,还发行了苗文报。苗文的出现,为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新路径,苗族人借助苗文进行通信、记账,记录民族歌谣、故事,传承传统知识。直至今日,云贵地区依然有数十万人在使用这一文字 。#苗族 #苗语 #苗文 #民族文化 #松桃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8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