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2
扫地僧2天前
【翻译】 孔子说:“寒冷的季节到了,才知道松柏的叶子是最后凋零的。” 【解读】 坚定志向,要经得起考验 彫,即“凋”。后凋,即“不凋”。古人用“后”代指“不”。孔子以松柏不凋来比喻一个人品格志向坚定不移,经得住考验。后人遂以“松柏之志”代指坚贞不移的志节。 在中国历史上,汉代的苏武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松柏之志的人。公元前101年,匈奴的新任首领决定与汉朝求和,把被扣留的汉人送回国。汉武帝为了报答他的好意,特派41岁的苏武护送被扣留的匈奴人回国,并且带了丰厚的礼物送给匈奴的新王。苏武和他的百人代表团完成了使命。然而在归途中,他的副使张胜因为共谋劫持匈奴太后,东窗事发,结果连累苏武被抓,被带到匈奴王面前问罪。 由于匈奴王对苏武有着深刻的印象,许诺如果苏武肯投降,他愿意原谅苏武。苏武不仅没接受匈奴王的好意,反而解释说:“我自己虽然没有牵涉到劫持阴谋,可是,我应该对副使的行为负责,因为我的原因使汉朝皇帝丢了脸,我也无脸回国了。”苏武一面说,一面就拔剑自杀。 但苏武自杀未遂,只是把自己弄伤了,经过匈奴医生的医治,终于痊愈。不过匈奴王对苏武的印象更好了,就叫他的亲近大臣卫律再去劝苏武投降。 卫律先以死作威胁,迫使张胜投降,但此法对苏武却无可奈何。卫律接着又以荣华富贵作利诱,也被苏武拒绝了。 匈奴王以为让苏武吃尽苦头,会改变他的主意,就把他关进地牢,断食断水。苏武又饥又渴,只好以冰雪充饥解渴,但仍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匈奴王大怒,命令把苏武放逐到冰天雪地的贝加尔湖畔牧羊,并宣布除非公羊生小羊,否则苏武一生不能离开贝加尔湖。 面对冰天雪地的荒野,苏武还是没有丝毫改变。 后来,匈奴王派遣早先投降的汉朝官员李陵去劝苏武投降。李陵告诉苏武,他的两个兄弟在执行公务时自杀,他的母亲年老也死了,他的妻子显然已经改嫁,儿子好像也失踪了,回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但苏武告诉李陵的却是,如果一定要他投降,他将立刻自杀。李陵劝降不成,只好离去,但是,他却对苏武的正义行为,更为钦佩。 19年以后,当初下命令囚禁苏武的匈奴单于已去世,汉朝这边,汉武帝也已去世,新单于与汉朝实行新的友好政策。苏武终于得到匈奴新王的允许,准许回国。此时的苏武,头发已经全白,而他的代表团团员,死的死,降的降,陪他归乡仅9人而已。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第1集:曾国藩传(假如书籍会说话) 这本《曾国藩传》,将带你穿越时空,遇见这位中国历史上的“逆袭楷模”。他不是天纵奇才,甚至自认“吾生平短于才”,他的起点,或许比今天的你我更低。 但,正是这个“天下之至拙”的普通人,却修炼出了“天下之至诚”的智慧,成就了“天下之至伟”的功业。他的蜕变,为你我提供了一套清晰可循的“人生进阶方法论”。#教育 #科普 #在抖音学国学 视频简介: 你是否也曾感到: 每天忙到脚不沾地,却只是在“瞎忙”,看不到真正的成长? 立下的Flag无数,却总是三分钟热度,无法持之以恒? 渴望变好,却困在拖延、焦虑和在意他人眼光的牢笼里? 你不是不努力,你只是缺一位能指点迷津的“人生教练”。 在这本书中,你将看透并打破这些困局: “假努力”陷阱: 为什么你付出的时间,换不来等价的成长?曾国藩用“结硬寨,打呆仗”六字,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深耕。 “速成”迷思: 在追求“弯道超车”的时代,他为何坚信“慢功夫才是真捷径”?“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的智慧,让你在浮躁中定下心神。 “完美主义”枷锁: 为何“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他的“尚拙”心法,教你如何轻装上阵,在行动中迭代。 “情绪”内耗: 如何将焦虑、挫败转化为成长的“磨刀石”?他的“反省日记”与“逆商肌肉”修炼法,让你真正做到“物来顺应,未来不迎”。 本书将曾国藩一生的智慧,凝练为你可以即刻上手的行动指南: “日课十二条”的精髓: 如何将自律变成像“刷牙”一样轻松的习惯? “躬身入局”的担当: 如何从旁观者变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变量?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格局: 如何让远大的志向,落地为每一天扎实的耕耘? 这不仅仅是一本传记,更是一场关于自我重塑的对话。 翻开本书,解锁“笨人”的顶级智慧,学会“耐得烦、吃得亏、受得屈”的坚韧心法。踏上这场“结硬寨,打呆仗”的成长之旅,愿你也能从浮躁到沉稳,从迷茫到坚定,最终,破土而出,成为那个“大器晚成”的自己。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6: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