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1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
#唐诗宋词 #唐诗 #古诗词 #杜甫#古诗词的魅力 《蜀相》(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赏析: 题曰“蜀相”,而不曰“诸葛祠”,可知老杜此诗意在人而不在祠。然因武侯祠庙而思蜀相,亦理之必然。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这首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接下去,老杜便写到映阶草碧,隔叶禽鸣。当日这位老诗人,怀着一腔崇仰钦慕之情,问路寻途,奔到了祠堂之地——他既到之后,一不观赏殿宇巍巍,二不瞻仰塑像凛凛,他“首先”注意的却是阶前的碧草,叶外的黄鹂!这是什么情理? 正是因为看完了殿宇之巍巍,塑像之凛凛,使得他百感中来,万端交集,然后才越发觉察到满院萋萋碧草,寂寞之心难言;才越发感受到数声呖呖黄鹂,荒凉之境无限。在这里,你才看到一位老诗人,独自一个,满怀心事,徘徊瞻眺于武侯祠庙之间。 有了这一联两句,才读得出下面的腹联所说的“三顾频烦”(即屡屡、几次,不是频频烦请),“两朝开济”(启沃匡助),一方面是知人善任,终始不渝;一方面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付托之重,一方面图报之诚。这才写出了诸葛亮的心境,字字千钧之重。 老臣之心,岂不也怀着华夏河山,苍生水火?一生志业,六出祁山,五丈原头,秋风瑟瑟,大星遽陨,百姓失声……想到此间,那阶前林下徘徊的诗人老杜,不禁汍澜被面,老泪纵横了。 庭草自春,何关人事;新莺空啭,祗益伤情。老杜一片诗心,全在此处凝结。 有人问:长使英雄泪满襟袖的英雄,所指何人?答曰:是指千古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大智大勇者是,莫作“跃马横枪”、“拿刀动斧”之类的简单解释。老杜一生,许身稷契,志在匡国,亦英雄之人也。
00:00 / 04: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