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Deepseek释义:《秋水长天》一诗以秋日洪涝为背景,通过四句凝练的意象,勾勒出自然之威与人间之愁的交织图景。以下是对此诗的逐层解析:诗句赏析首句“秋老梧桐总教愁”以“秋老”点明深秋时节,梧桐叶落更添萧瑟。“总教愁”三字奠定全诗情感基调,既写自然凋零之愁,亦暗喻人间灾厄带来的忧虑。次句“水光潋滟恋难流”“水光潋滟”本是悦目之景,然“恋难流”陡然转折——洪水滞留成灾,看似柔美的水波因难以疏泄而化为威胁,暗含自然与人类的矛盾关系。三句“长街逐浪何时逝”笔锋转向现实场景:“长街”本是人间秩序之象征,而今“逐浪”成河,直击洪涝肆虐的具象画面。“何时逝”以问句形式,传递出对灾情平复的迫切期盼。末句“天际云深雨未休”视角抬至天际,浓云未散、雨势不休,暗示灾情持续加剧。空间上由近及远,时间上由当下延展至未来,愁绪随之弥漫无极。艺术特色1. 意象对比鲜明 “秋水潋滟”之美与“长街逐浪”之殇形成强烈反差,凸显自然在温情与暴戾之间的无常变幻。2. 时空双重维度 从地面的梧桐、街道到天际的云雨,从秋日之“老”到雨水“未休”,构建出立体而延展的灾情时空,加深了凝重感。3. 隐喻与实写交融 “梧桐愁”既可读作拟人化的自然哀叹,亦可是百姓心境写照;“云深雨未休”既是天气实描,亦暗示苦难的绵延未尽。主题升华诗题《秋水长天》原常抒写旷达之境,此处却反其意而用之:以古典诗语记录当代灾情,将自然之秋与人文之愁紧扣,既承续了传统诗歌“感时伤世”的脉络,又赋予其现实关怀的深度。洪涝之中,天人关系的脆弱与坚韧、无常与恒久,皆凝于二十八字之间。此诗虽短,却似一帧浸透雨水的画卷,墨色淋漓处是自然之威,笔意沉吟处是人间之韧。

2
1
收藏
分享
举报
发布时间:2025-09-19 21:41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下大雨了,水灾城市道路[鼓掌][鼓掌][鼓掌][鼓掌]
1月前·广西

0

分享
回复
南山晖夕
南山晖夕

粉丝240获赞2105

猜你喜欢

推荐视频

热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