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好友追忆东北大学溺亡学生:他活泼孝顺,曾说这个专业挺好的 南方都市报 2025-7-2500:21广东《南方都市报》官方账号 听全文 约3分钟 270人听过 6名东北大学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下属选矿厂溺亡,令人痛惜。“他是村里第一个985高校大学生。”7月24日,东北大学遇难学生小刘的好友林芳(化名)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他家里经济状况一般,大学申请了贷款,还有个弟弟马上读高三,每逢寒暑假小刘都会去当家教补贴家里。“他也很活泼幽默,经常开玩笑让朋友介绍对象。” 小刘(右)。 “他不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是第一个985高校大学生。”林芳(化名)告诉南都记者,网上的消息有些偏差。小刘出生在重庆市巫溪县一个村子,家里经济状况一般,“之前妈妈在县城租房子带他上高中”。 “农村要干农活,他从小学到高中,只要是寒暑假,都会回家帮外公外婆干农活、做饭。”林芳回忆,好友平时也玩游戏,但从小成绩就很好,“小学是班上第一,初中也在很好的班,后来在重点高中就读,直到考上东北大学”。 林芳说,好友的弟弟马上读高三,家里经济压力大,“他上大学申请了贷款,每逢寒暑假都会去当家教补贴家里”。她向南都记者出示了今年1月和小刘的聊天记录,他的头像是周星驰年轻时的侧脸。林芳问他“你怎么还不回来”,小刘回复“在外面搞家教,不然早回来了”。林芳透露,“他外婆还夸他,现在不用给生活费了。” 在林芳的印象中,小刘1.8米左右的个子,身材偏瘦,活泼幽默,还没有女友的他,经常开玩笑让朋友给他介绍对象,“每次过年回家,都会让我们给他介绍女朋友”。 世事无常。7月23日10时20分许,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6人经全力施救,最终确认溺亡。 好友溺亡的消息传来时,林芳不敢相信,“很突然!”据其所知,小刘的妈妈和弟弟、村干部已经一同前往内蒙古处理后续事宜。 林芳告诉南都记者,两人的共同好友得知此事后,彻夜难眠,对方告诉林芳,“他可以保研的,还跟我说,他觉得(矿物加工工程)这个专业挺好的。”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一口气看完重生后学姐赖上我后续重生后学姐赖上我短剧大全结局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后续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短剧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结局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剧集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萧楚生迟姗姗林诗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烤串后续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卖烧烤后续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摆摊烧烤后续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三人关系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解释关系后续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误会关系后续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卖烧烤配方后续 #抖音好剧场 #日常追剧 #一起追剧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卖烤串后续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完整版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纯享版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短剧完整版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短剧全集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一口气看完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短剧热播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最新剧情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片段 #太好看了热门爆剧 #每天不剧荒系列 #虐心虐恋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精彩后续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短剧结局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短剧后续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结局番外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合集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在线看 #我在抖音追剧 #微剧 #小剧场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全集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网剧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剧情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精彩片段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演员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解说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演员表 #追剧不能停 #拯救剧荒 #剧情片段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男主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女主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男女主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短剧演员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反转剧情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后续剧情 #热播电视剧 #日常追剧 #好剧推荐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11集 重生后学姐赖上我萧楚生
00:00 / 00: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83
6名985大学生命丧浮选槽:当安全生产沦为口号,谁来守护年轻的希望? "爸爸,等我毕业回来,就能帮家乡矿场装上更安全的设备了。" 这是20岁的东北大学矿物加工专业学生张强(化名)生前最后一次和父亲通话的内容。7月23日,这句承载着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承诺,永远凝固在了内蒙古乌努格吐山铜钼矿的浮选槽里。6名风华正茂的少年,带着对专业的热爱和家庭的期待,在一场本应是"实践学习"的行程中,坠入了吞噬生命的深渊。 夺命格栅板:被鲜血戳穿的安全谎言 事发时,6名学生正站在浮选槽上方的金属格栅板上观察工艺。这块本该承载安全的板材突然断裂,20岁的生命瞬间坠入6米深的矿浆池。槽内腐蚀性矿浆混合着重金属离子和化学药剂,密度是普通河水的1.3倍,连救援人员都需穿戴防化服才能靠近。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块"杀人板"早在8年前就已超过设计寿命,企业2月份高调宣称的"格栅板更换工程",竟成了用学生鲜血书写的讽刺。 当安全会议沦为表演:12天前的警钟为何成了丧钟? 事故发生前12天,涉事企业刚刚召开安全生产大会,标语"树牢底线思维"还挂在车间墙上。但现实是:浮选槽区域从未按规定每季度进行载荷检测,本应配备的防毒面具锁在仓库,应急响应时间远超行业标准的5分钟,监控录像离奇丢失。更讽刺的是,遇难学生背包里还装着记录"安全生产标准"的实习笔记,这些被他们视作未来职业准则的文字,最终成了企业安全漏洞的陪葬品。 校企责任链断裂:是谁把学生推进高危区? 作为实习组织方,东北大学的责任同样难以推卸。知情人透露,此次实习要求全系五六十名学生全员参与,且与毕业挂钩,但校方既未对企业安全资质进行严格审核,也未为学生提供基础防护装备。实习协议中"双方共同保障安全"的模糊条款,更像是在为可能发生的悲剧提前免责。而涉事企业作为国内第四大铜钼矿,不仅未对参观学生进行专业安全培训,甚至在学生密集站立时未提醒格栅板承重极限——这些操作,在《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中均被明确禁止。 6个破碎的家庭:寒门学子的求学路为何成了不归途?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