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温柔回应陪伴,而非暴力宣泄怒火 当马犬“管家”拖着骨折的肢体爬向草丛时,它或许始终无法理解:曾有过聚餐合影的熟人,为何会用酒瓶与石块对自己施暴20分钟 。这起发生在杭州青山湖街道的暴力事件,让“关爱动物”从一句公益口号,变成了每个普通人都该直面的良知考题。 10月29日傍晚的草坪上,本是邻里间的宠物互动,却因未拴绳的柯基与拴绳的马犬发生撕咬急转直下 。柯基耳朵受伤的消息,成了苗某某施暴的借口——他无视路人“让狗主人赔钱,别虐狗”的劝阻,嘶吼着“今天一定要把它虐死”,用啤酒瓶、石头持续攻击被拴在树上的马犬,直至警方到场才罢休 。当马犬主人送完两岁孩子返回时,昔日温顺的“管家”已奄奄一息,三根肋骨断裂、肺叶破裂,吸氧管插了整整三天 。 更令人唏嘘的是,这并非陌生人的冲突。苗某某与马犬主人本是相识的“遛狗搭子”,马犬主人还曾借给他两万元钱 。这份熟稔没能唤起理性,反而让迁怒式的暴力更显刺眼。柯基并未如苗某某所言“被咬死”,只是耳朵受伤无法恢复,而他的施暴行为,不仅让无辜的马犬承受剧痛,还打烂了现场的电瓶车,将私人情绪酿成了公共领域的暴行 。 事件发酵后,舆论的怒火与善意同时涌动。杭州小动物保护协会一天内为“管家”募集到28万元救命钱,无数网友为这只坚强的马犬祈福 。法律也给出了回应:苗某某因故意毁坏财物被刑拘12天,其女友因作伪证被拘留10天,两人被终身禁养宠物,李某的直播号被封,王某的狗粮网店被行业协会拉黑 。更具意义的是,浙江省人大代表已联名提报《反虐待动物条例》,小区物业也贴出“遛狗不拴绳视同危害公共安全”的告示,暴力事件正在倒逼规则完善 。 “管家”如今已脱离危险期,能缓慢行走,但身体的创伤与心理的恐惧仍需时间疗愈 。它的遭遇戳中了无数人的痛点:宠物于我们而言,早已不是“畜生”,而是家人般的存在——是疲惫时蹭手的慰藉,是难过时安静的陪伴,是毫无保留的情感寄托。它们有感知疼痛的权利,却没有反抗暴力的能力;它们用短短十几年的寿命倾注所有信任,我们理应以责任与温柔回应,而非让它们成为情绪宣泄的牺牲品。 从杭州的“管家”到无数默默陪伴的毛孩子,它们的安危折射着社会的文明底线。苗某某的结局印证了:暴力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只会制造更多伤害。正如网友所言,“狗不会写字,却能用伤口替所有沉默的生命发声” 。 愿“管家”的伤口能唤醒更多人的善意.....#万物有灵 #关爱生命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