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万
最近新学到了一个词,叫做喜恶同因。就是说别人喜欢你和讨厌你可能是因为同一个原因,我觉得这个实在是太有道理了。 就比如说我们很多女生在找男朋友的时候可能有一个要求,就是有上进心。但是在实际相处之中有上进心的人可能是所谓的很薄情的人,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的那一类人恰恰都是那一群很有上进心的人。 又比如说我个人会比较喜欢那种有主见的男生,但是有主见的另外一面就是强势,而且喜欢主导你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又比如说你喜欢一个人的细腻和体贴,那么另外一面可能就是敏感,情绪多所以说可能会花很多的时间在对方的情绪上面。 我看过一段杨天真采访,她就说因为她自己很聪明,所以有的人就会觉得她聪明而喜欢她,佩服她觉得她很厉害。但是又有一部分人会觉得她太过于聪明,太强势而远离她,这个也是喜恶同因。她就是她没有改变,但是其他人会对于她的这个特质有不同的映射。 所以说做自己才是最大的魅力。大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女生,她就是非常耿直,她根本不会care别人对她的看法或者是对她的讨论,所以在说话的时候可能会得罪很多的同学,大家有一部分人对她的评价是不高的。 但是我就非常欣赏她,因为她面对那些不公平的这种情况,这种现象就会特别大声的立刻说出来,这个就是我缺失的。就是因为她这样的性格特质,我就特别的想去靠近她,这就是她吸引我的点。 其实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面,阿德勒关于这个喜恶同因的这种现象的底层逻辑也做了一个解释,那就是课题分离。别人对于你的评价只反映他的主观价值,并不是你真正的个人特质,那个其实是他的课题,并不是你的。 所以我看到过很多人讨论说一个人在感情里面什么时候最有魅力,那就是你不喜欢任何人的时候,你不care这个人,他今天给你发的这条信息是什么意思你也不会去想着,他现在在干什么,他没有回你的信息是不是在和别人相处。 其实喜欢你和不喜欢你的这两类人一直都是存在的,如果说你因为不喜欢你的人给你的负面评价而改变自己的话,我觉得这对于一直喜欢你的人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所以说就让我们屏蔽外界的声音,减少内耗,安安心心的做自己,总有人会喜欢你。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万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5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