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91《资治通鉴》卷第十二 汉纪四 原文:起玄黓摄提格(公元前199年),尽昭阳赤奋若(公元前188年),凡十二年。 太祖高皇帝下 八年(壬寅,公元前199年) 冬,上击韩王信余寇于东垣,过柏人。贯高等壁人于厕中,欲以要上。上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上曰:“柏人者,迫于人也。”遂不宿而去。十二月,帝行自东垣至。 春三月,行如洛阳。 令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纻、罽,操兵、乘、骑马。 秋九月,行自洛阳至;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皆从。 匈奴冒顿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奈何?”对曰:“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辨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知,不肯贵近,无益也。”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 九年(癸卯,公元前198年) 冬,上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以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 臣光曰:建信侯谓冒顿残贼,不可以仁义说,而欲与为婚姻,何前后之相违也!夫骨肉之恩,尊卑之叙,唯仁义之人为能知之,奈何欲以此服冒顿哉!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且冒顿视其父如禽兽而猎之,奚有于妇翁!建信侯之术,固已疏矣,况鲁元已为赵后,又可夺乎! 刘敬从匈奴来,因言:“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夫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景莫能兴。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民,东有六国之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六国后及豪桀、名家居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族及豪桀于关中,与利田、宅,凡十余万口。 十二月,上行如洛阳。 贯高怨家知其谋,上变告之。于是上逮捕赵王及诸反者。赵午等十余人皆争自刭,贯高独怒骂曰:“谁令公为之?今王实无谋,而并捕王。公等皆死,谁白王不反者?”乃(车监)车胶致,与王诣长安。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资治通鉴·汉纪汉高祖33 # 慢读《资治通鉴·汉纪》:韩信彭越相继殒命,大汉功臣命运终章! 锁定这场慢读直播!本期聚焦《资治通鉴·汉纪汉高祖33》核心剧情——大汉开国功臣的悲壮落幕:汉十一年,陈豨叛乱,刘邦亲征平叛,淮阴侯韩信称病不从,暗中派人与陈豨通谋,计划假传圣旨赦免官徒奴,突袭吕后与太子。不料因舍人之弟告密,吕后与萧何设谋,诈称陈豨已死,邀韩信入宫祝贺。韩信入宫后即被武士捆绑,斩于长乐宫钟室,临死叹“吾悔不听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吕后随后屠灭其宗族。 刘邦平定陈豨后返回洛阳,闻韩信死讯“且喜且怜之”,又召来曾劝韩信三分天下的蒯彻,欲烹杀之。蒯彻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臣独知韩信,非知陛下”辩解,刘邦最终赦免了他。同年,另一位异姓王彭越亦遭厄运:刘邦征兵于梁,彭越称病仅派将前往,刘邦怒而责备。彭越欲亲往谢罪,却因太仆告密“谋反”被擒,刘邦先贬其为庶人放逐蜀地。彭越途中遇吕后,哭诉无罪愿归故乡,吕后假意应允,却劝刘邦“彭王壮士,放之必为后患”,并教唆彭越舍人再告其谋反,最终彭越被斩,宗族遭屠,首级悬于洛阳示众,下令“敢收尸者治罪”。 此外,韩王信(与韩信同名)也在这一年被将军柴武斩于参合(今山西阳高县),两位“韩信”同年殒命;刘邦还立皇子刘恒(日后的汉文帝)为代王,定都晋阳。主播解析韩信、彭越的悲剧根源,以及刘邦、吕后“兔死狗烹”的政治逻辑,带您看大汉初建后异姓王的命运终局!#读书分享 #文化 #历史 #王瀚韬
00:00 / 00: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 慢读《资治通鉴·汉纪》:刘邦驾崩定后事,吕后掌权启新局! 锁定这场慢读直播!本期聚焦《资治通鉴·汉纪》汉高祖落幕与汉惠帝开篇关键剧情:燕王卢绾因陈豨叛乱时私通匈奴、教唆陈豨长期抵抗,事泄后称病拒召,又因刘邦病重、吕后掌权恐遭清算,最终率数千人逃入匈奴。刘邦怒派樊哙率军征讨,改封皇子刘建为燕王。 刘邦亲征英布时中流矢,归京后创伤恶化,吕后请来良医,刘邦却拒治,称“命在天,虽扁鹊无益”,赐金遣医。吕后趁机问后事,刘邦定下相位传承:萧何死后曹参继任,曹参之后王陵为相、陈平辅之,陈平难独任,周勃厚重可任太尉安刘氏;吕后再问后续,刘邦叹“此后非汝所知”。汉十二年四月甲辰(25日),刘邦崩于长乐宫,享年有53岁(《汉书》)与62岁(《史记》)两说,四月二十八日发丧,大赦天下,五月十七日葬于长陵。 刘邦死后,政治风波骤起:陈平、周勃奉命斩樊哙,因忌惮吕后,中途改计囚樊哙送长安;陈平闻刘邦死讯,急奔长安哭灵并请宿卫,获吕后信任任郎中令,樊哙最终被赦免复位。吕后掌权后,先囚戚夫人于永巷,令其剃发戴枷舂米;又三召赵王刘如意,赵相周昌抗命,吕后先召周昌再召如意。汉惠帝刘盈知母意,亲自到霸上迎接如意,与之同食同寝,吕后终未得下手。 #王瀚韬
00:00 / 00: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资治通鉴·汉纪漢惠帝1 # 慢读《资治通鉴·汉纪》:吕后虐杀戚姬惊惠帝,萧规曹随定朝堂! 锁定这场慢读直播!本期聚焦《资治通鉴·汉纪汉惠帝1》核心剧情: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吕后趁惠帝凌晨外出打猎、赵王刘如意(戚夫人之子)年幼贪睡之机,派人持鸩酒毒杀如意。随后更对戚夫人施以酷刑——断其手足、挖眼熏耳、饮哑药,将其扔入厕所称为“人彘”,数日后召惠帝观看。惠帝得知“人彘”乃戚夫人,悲痛大哭,患病岁余不能起,叹“此非人所为”,此后日饮淫乐、不再听政,政权渐落吕后之手。 同年,刘邦私生子齐王刘肥入朝,惠帝因刘肥是兄长,设宴时将其置于上坐,吕后见状怒而欲毒杀刘肥。惠帝察觉后打翻毒酒,刘肥警觉,经内史建议献出城阳郡(今山东莒县)作为鲁元公主(吕后之女)的汤沐邑,吕后才转怒为喜,放刘肥归国。此外,汉惠帝元年春正月,汉朝正式开始修筑长安城西北方,此前仅建宫殿,至此才逐步完善都城规制。 汉惠帝二年,宰相萧何病重,惠帝亲往探望并问后事,萧何答“知臣莫如主”,惠帝提及曹参,萧何顿首赞“陛下得之矣,臣死不恨”。七月萧何逝世,其生前购置田宅皆在穷僻处,且不建围墙,遗言“子孙贤则学吾俭,不贤亦不被夺”。随后曹参继任相国,他虽与萧何曾有嫌隙,却恪守“萧规曹随”,对萧何制定的制度一概不变,仅以清静无为治国,稳定朝堂秩序。 #历史 #笔记简谱 #王瀚韬
00:00 / 00: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资治通鉴·汉纪漢惠帝3 # 慢读《资治通鉴·汉纪》:惠帝驾崩终落幕,吕后临朝启新局! 锁定这场慢读直播!本期聚焦《资治通鉴·汉纪》汉惠帝末期关键剧情: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年初出现“冬雷阵阵、桃李冬华、枣树结果”的反常天象,古人视之为不祥之兆;春正月,汉朝再次征调长安600里内男女14.5万人修筑长安城,工期30日;同年夏天遭遇大旱,江河水少、溪谷干涸;秋八月,平阳懿侯曹参逝世,这位秉持“萧规曹随”的宰相,以无为治国稳定朝堂,其功绩获《史记》称赞“攻城略地,剖腹定功,清静不扰”。 汉惠帝六年,曹参死后,刘邦任命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刘邦私生子齐王刘肥、“兴汉三杰”之一的留侯张良相继薨逝,至此韩信、萧何、张良三杰全逝,仅余陈平;同年,武阳侯樊哙(吕后妹夫)亦去世(《资治通鉴》未载,补录于此),刘邦开国核心团队基本落幕;朝廷还任命周勃为太尉,掌管全国军事。 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汉朝进入权力交替关键期:春正月,太尉灌婴率骑兵、弓箭部队进驻荥阳,以防山东诸国(崤山以东)趁帝崩叛乱;年内出现两次日食,五月二十九日更是发生日全食,古人视为皇权动荡之兆。秋八月十二日,汉惠帝刘盈崩于未央宫,年仅23岁,九月初五葬于安陵。据《史记》记载,惠帝发丧时吕后“哭而不泣”,无半分母子之情——自吕后将戚夫人制成“人彘”逼惠帝观看后,母子嫌隙已深,惠帝自此日饮淫乐、不问政事,终至早逝。 惠帝无子嗣,吕后为巩固权力,命张皇后(惠帝外甥女,鲁元公主之女)收养他人之子,杀其生母立为太子。惠帝驾崩后,太子继位(史称前少帝),因年幼,吕后正式临朝称制,开启“汉高后”掌权时代。 #王瀚韬 #资治通鉴 #慢读书 #历史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