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模式的争论 昨天车圈里又在疯传这么一个新闻,说是新加坡主权基金起诉蔚来,指责蔚来利用蔚能和BaaS架构,虚构收入,朋友们让我解读下这条新闻,我本来不太想理会这种无聊的炒作,毕竟涉及到投资者对自己投资理念的认知和维护,这并没有什么,这也不是昨天发生的事情,而是好几年前的旧闻了,只不过流程走到了现在而已,但考虑到现在的舆论圈乱象,还是尽可能地从自己角度来 首先,蔚来的BaaS架构,是将电池作为资产从用车体系中剥离,交给一个第三方公司运营,将重资产剥离,让主营业务更清晰,包袱更轻,这对上市公司来说,是好事,也是常有的事,并不足为奇。 那么新加坡质疑的是什么呢?质疑的是蔚来售出给蔚能电池,并一次性将之计入了蔚来的收入,而不是按租分期计入,这有点意思,因为BaaS模式下,蔚来车主购买车辆的时候,车和电是分开的,车是从蔚来购入,但电池却是向蔚能租用的,这租金收入是给蔚能的,可没给到蔚来啊。蔚来收的,当然是电池出售的费用,而不是出租的费用,不然蔚能如果就转个手,岂不就是一个二道贩子,凭什么让蔚能赚个差价呢?蔚能围绕着电池资产,依托社会募资采购电池,通过电池出租来获得收益,干干净净,一点问题都没有 本质上,蔚能就是一家金融租赁公司,只不过它持有的不是房产土地等传统资产,而是新兴的电池资产,如果说这里有问题的,也不过就是蔚来似乎还直接或者间接投资和控制这蔚能,但严格来说,也不稀奇,你说这个业务好,引导大家投资,你自己不先投一个,哪来的说服力呢? 当然,现在蔚能持有的所有电池资产都是蔚来体系的,换电支撑平台也是蔚来能源的换电站,当哪一天蔚能持有的资产包括了宁德的巧克力电池,或者其他换电联盟的电池,经营支撑换电的平台也不仅仅只有蔚来能源,那时候这些问题都会烟消云散。 现在科技飞速发展,新的模式也层出不穷,如果不能全面深入的了解,就不要轻易触碰,不然你摸到的动物像蛇,他摸到的像柱子,但我看到的是一头大象,所以,无知不是愚昧,片面的认知才是真的愚昧 #蔚来 #蔚来BaaS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
固态电池谁最强,六家公司比研发,营收数据见真章! 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了一支实力强劲的“产业军团”。有六家上市公司,就是这个军团里的佼佼者,它们从不同环节入手,共同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固态电池产业链。 1、首先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宁德时代锂电池 ,它好比是这个领域的总指挥。 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同时推进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技术最前沿、难度也最高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另一条是相对更容易实现量产、作为过渡的凝聚态电池(也就是半固态电池)。 这种双线并进的策略,让它既能瞄准未来,又能抓住当下,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份。 它手握近四万项专利,已经形成了一道坚固的技术壁垒。 从财务数据看,它2023年上半年的收入虽然只增长了7%,但净利润却大幅增长了33%,这说明它的技术越来越值钱,盈利能力非常强。 它给出的2027年小规模量产的时间表,基本上就是整个行业努力的目标。 2、然后是#当升科技 ,它扮演的是“顶级食材供应商”的角色。 电池性能好不好,正极材料是核心。 当升科技是国内唯一能够大规模生产超高镍单晶正极材料的企业,这种材料是制造高性能固态电池的理想选择。 它不仅在国内建立了千吨级的生产线,还把工厂开到了芬兰,目标直指欧洲的汽车巨头们,可见其野心和实力。 光有好的材料还不行,还得有能把它变成产品的先进设备。 3、这就轮到#先导智能 出场了,它是全球顶级的“超级工厂建造师”。 它是全球唯一能提供固态电池全套生产线解决方案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了70%。 从最初的材料涂布,到中间的热压成型,再到最后的封装测试,它能一站式搞定。 宁德时代、比亚迪这些行业巨头,都得找它来定制生产线。 4、再来看#赣锋锂业 ,它的布局可以说是最全面的。 它打通了从上游的锂矿资源,到中游的电解质核心材料,再到下游的电池制造的整个链条。这就好比它不仅自己种菜、自己养猪,还自己开了一家米其林餐厅,从源头上就掌握了主动权。而且它同样在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这三条主流的固态电解质路线上都有布局,无论未来哪条路最终胜出,它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还有两家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的“单项冠军”。#固态电池技术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