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东极岛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总感觉影片的视角有些怪异英国兵视角 看完《东极岛》,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总感觉影片的视角有些怪异,带着点类似英国兵视角下的傲慢与偏见,和《南京照相馆》那种站在国人角度、深入挖掘历史与人性的观众视角截然不同。 《南京照相馆》让我们站在中国人自己的立场,走进那段至暗岁月,通过一群小人物的挣扎与坚守,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先辈们的不屈,每一个情节都像是在诉说着我们民族的伤痛与抗争 ,让我们能深刻地共情。但《东极岛》在展现中国渔民营救英军战俘这段历史时,似乎把更多的笔墨和视角倾斜到了英国兵身上。在影片里,英国战俘的反应、他们的情绪波动被放大展现,而对于中国渔民为何会如此舍生忘死的营救,除了简单的“逢难必救”信条,并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好像只是为了完成一场对英国兵的救赎,而不是着重刻画中国渔民自身闪耀的人性光辉和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 电影里,当中国渔民决定营救英国战俘时,本该是着重刻画渔民们内心抉择和大义担当的关键时刻,可镜头却频繁切换到英国战俘惊恐的脸上,给人一种他们才是主角,而中国渔民只是来帮忙的配角之感。这种视角的偏差,就像《傲慢与偏见》里达西一开始带着傲慢看待伊丽莎白和她的家人一样,影片似乎也带着一种潜在的预设,以英国兵的视角为重要参考,来展现这场营救,而没有把中国渔民作为绝对的主角,深入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文化背景以及他们对战争和人性的理解。这就使得整部电影在情感共鸣和文化表达上,无法像《南京照相馆》那样,真正深入国人的内心 ,总感觉隔着一层,难以真正触动观众对民族精神和历史记忆最深处的情感。#科普 #涨见识 #万万没想到 #电影 #看见音乐计划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