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父母与孩子到底该如何相处?是全力托举还是顺其自然?佛说:缘深缘浅皆是修行。父母与孩子是世间最深的缘分,却也是最需要智慧的相遇。 有个古老的故事,小和尚问师傅:师父,如何种好莲花?师傅说:清晨观叶,午时赏花,夜来听雨。但别忘了,池水深浅要依着莲的性子来,这或许就是答案。《金刚经》中"应无所住"的智慧在亲子关系中尤为珍贵。 托举不是把孩子扛在肩上,让他看不见前方的路,而是蹲下身来陪他一起看清脚下的路。真正的托举是成为孩子生命的"大地",而不是他的方向盘。不妨试着做观察者,而非评判者。不说"你画得不对",而是问"你想表达什么"。 当"护法人"而非"代理人",在孩子需要时出现,但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他们。修平等心,不忘慈悲心。承认孩子是独立的生命,同时给予无条件的爱。 有个值得深思的禅理:手中执沙,握得愈紧,流失愈快。期待与掌控往往适得其反,但不掌控不等于不负责。就像老园丁知道,小树需要的不只是自由生长,还需要适时扶正。 适当修之,智慧的托举在于把握三个时机。迷茫时点亮一盏灯,但不替他走夜路。跌倒时伸出一双手,但不剥夺他爬起的勇气。远行时站在身后目送,但让他自己选择方向。 《心经》说"心无挂碍",亲子关系最难的就是带着爱放手,怀着祝福目送。其实养育孩子的过程何尝不是在修复我们自己?透过孩子的眼睛,我们重新认识世界,通过陪伴孩子成长,我们治愈内心的孩童。 愿你在这段修行中既能如大地般承载,给予最踏实的安全感,又能如清风般洒脱,懂得最恰当的退出。最终明白,最好的托举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的样子,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场生命的相遇不是为了彼此占有,而是为了互相成就,让爱成为自由的翅膀。让缘化作各自的圆满。#修行 #修行 #父母课堂 #孩子教育 #生命成长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4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