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3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2
#启蒙老师最难忘的瞬间 社会上有一些现象我认为按照老子的标准、老子的批判精神是应该加以质疑和否定,如宣传一个人热爱工作、投身事业这是应该的,我们的社会需要弘扬这种风气,但是不要过分,他父亲死了,他也不奔丧,他老婆生孩子,也说是工作忙离不开。这是很不恰当的。因为儒家说得好:“推己及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同心圆的关系。由亲及疏,由近及远乃是正常的人性,所谓“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妻子也不爱惜、对自己的父母也不关怀,那么,可以断言他爱工作、爱事业绝对不是出于真诚,而完全是装出来的。我想连一个基本的人情都没有的人,他能对事业工作真正负责?他肯定是动机不纯,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们中国有些事还不能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人通过制造这类假象,骗取人们的信任,获得上司的重用。其一旦有了位置,拥有权力,就会变本加厉收回原先放出去的政治高利贷,要连本带利捞回来,导致价值错乱,政治黑暗,社会腐败,风气堕落!所以说这种假道学我们不应该提倡。老子的批判精神有时候使我们清醒,对有些人的做法、表现可以打一个问号,如果社会提倡正气的话,也该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情的,而不是有意制造出来的虚假,很显然,老子对“仁”的否定,反映了他的政治理念与儒家见解的对立。在他看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为了拯救社会而提出的仁义礼乐教化学说用心虽好,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多言数穷”,不但不能拯救社会,反而会导致社会更加混乱。只有重自然,非教化,保持虚静无为,才能全身保命,这就是所谓的“不如守中”天地无私情,自然无为,而人或多或少都有私情、私欲,总是想通过改造客观世界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这必然会遭到外在的反噬。要想顺于天,合乎于“道”,近乎于“得”,就要做到减少私心杂念、非分无妄之想,摒弃各种不正当的欲望,实现真正的“少私寡欲”……#憎恨,伤不了对方一根汗毛,却能把自己的日子弄成炼狱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热门 #知识分享 #各位教育同仁,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聚焦一个我们所有人都关心的话题——校园安全。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石,容不得半点马虎。那么,作为一校之长,在安全工作中究竟肩负着怎样的职责呢?今天,我们就依据《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来谈一谈。 《指南》中明确指出,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这个“第一”,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它要求我们必须将安全工作的“一岗双责”落到实处,也就是说,每一位教职员工,在完成本职教学或管理任务的同时,也都肩负着相应的安全责任。 这份责任,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一套健全、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这可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我们应对突发情况、守护师生安全的行动指南。 除了建章立制,校长还需要做好两件关键事: 第一,是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深入研究、部署学校各个阶段的安全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二,是必须及时、果断地处理各类重大安全问题,将任何可能影响校园稳定的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当然,校园安全不仅仅是我和老师们的事情。它更需要我们全体师生、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只有我们携起手来,才能筑起一道最坚固的安全防线。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也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守护校园安全,我们一直在路上。感谢大家的收看。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6
最近,半月谈的一篇名为《课后延时服务何去何从》的文章引发了广泛关注。课后延时服务,这项初衷是为了解决家长“三点半难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民生工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遭遇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境遇。 不少职场家长对课后延时服务纷纷点赞。他们表示,这项服务让自己能够兼顾工作与接娃,孩子在延时服务期间不仅作业有人指导,而且学校提供的兴趣社团活动也十分省心,真正做到了一举两得。 然而,另一边却有部分家长呼吁取消课后延时服务。他们抱怨原本宣称自愿参加的课后延时服务,在实际操作中变成了强制要求。孩子的户外运动时间和睡眠时间因此被大幅压缩,作业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有所增加。老师们同样苦不堪言,白天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只能借助课后延时服务来追赶教学进度,使得课后延时服务莫名地变成了既增加时间又增加负担的“增时增负”服务。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课后延时服务回归其本质,让孩子们真正从中受益呢? 课后延时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于为有需要的家庭减轻负担,为学生的发展赋能。课后服务的选择权理应完全交到家长手中,毕竟家长最了解自己家庭的时间安排和照料孩子的能力。因此,建议明确“家长自愿申请、学校按需提供”的刚性原则,严禁将课后服务与学生评价、学校考核挂钩,杜绝半强制参与的现象,让这项政策真正回到为刚需家庭排忧解难的初衷。 课后延时服务在设计之初,本应涵盖体育运动、兴趣培养等内容,比如艺术、科技、手工等,以此帮助学生释放学习压力、发展个人特长。但在现实中,多数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却沦为了主科加时课或者集体做作业的时间。所以,建议明确课后服务以非学科内容为主导的原则,可以通过引入校外合规机构协办的方式,丰富兴趣课程的供给。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校老师的负担。 课后延时服务原本是解决“三点半难题”的有效途径,却因为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成为了孩子和教师的负担。面对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我们应该确保课后延时服务真正实现自愿参与,杜绝各种形式的强制行为。同时,优化时间和课程设置,适当减少学生的作业总量。只有建立在尊重学生需求、家长意愿和教师能力的基础上,课后延时服务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让学生、老师和家长都能从中获得满意的体验。 你认为课后延时服务应该何去何从?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我要上热门🔥🔥 #我要上热门🙏 #我要上热门🔥🔥🔥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