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亚马逊要裁3万人。和一般裁员不同的是,公司经营稳定,利润增长,股价更是一路高歌猛进。不光是亚马逊,现在硅谷笼罩在一种诡异的氛围中。一边是科技巨头财报季捷报频传,微软、谷歌、Meta业绩普遍超预期;另一边却不断裁员。 这种“业绩向好却大规模裁员”的矛盾现象,折射出硅谷正进行一场豪赌——一切为AI让路。 这些被裁撤的项目和部门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被视为“非核心业务”或“对AI战略贡献有限”。高盛分析师指出,科技公司正在重新评估每一项支出的AI回报率,不符合这一标准的业务纷纷被削减。这种逻辑正在整个行业蔓延: 科技巨头们的AI竞赛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这些巨额投资背后是更为庞大的算力开支。维护和运行这些模型的费用更是天文数字。 据行业分析,谷歌每响应一次基于AI的搜索查询,成本是传统搜索的10倍。 这些开支正在挤压其他业务的预算。谷歌不得不放缓云业务的扩张速度,亚马逊则推迟了多个物流中心的建设计划。硅谷正在形成一种共识——不惜一切代价抢占AI制高点。科技高管们普遍认为,AI不是普通的技术升级,而是决定未来十年行业格局的终极战场。 科技公司似乎相信一旦AI能力达到某个临界点,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将永久性减少。 这种预期正在创造自我实现的预言——裁减现有员工以投资能取代更多员工的AI技术。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指出,科技公司正陷入一种“囚徒困境”,没有一家企业敢在AI投资上落后,即使这意味着短期内要承受巨大的财务压力和舆论批评。 任何技术热潮都可能以泡沫破裂告终。资本市场似乎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既狂热地追捧AI概念,又警惕着重蹈历史覆辙。#亚马逊裁员#AI泡沫#谷歌#黄仁勋#英伟达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
苹果谷歌meta亚马逊的股价怎么看? 苹果(Apple):以隐私与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边缘AI”路线 苹果的AI战略具有鲜明的“保守创新”特征。与其他公司不同,苹果并不追求开放式AI平台或大模型的公开竞争,而是将AI深度嵌入硬件与系统生态之中。 1.核心理念:隐私优先与端侧计算 苹果强调“on-device intelligence”,即在设备端完成AI运算,而非依赖云端。这不仅提升了数据隐私安全,也强化了用户对设备的依赖。Siri、照片识别、健康数据分析等功能均体现了这一理念。 2.技术路径:整合而非开放 苹果收购了多家AI初创公司(如Turi、Xnor.ai、Laserlike),通过垂直整合将AI算法融入A系列与M系列芯片的神经网络引擎(Neural Engine)中。其AI研发重点放在芯片层优化与系统体验提升,而非构建通用AI模型。 3.商业目标:打造“智能硬件生态” 苹果的AI并非独立业务,而是提升设备附加值与用户粘性的手段。例如Vision Pro、iPhone、Apple Watch之间的无缝协同,让AI成为生态的“隐形中枢”。 总结:苹果的AI战略稳健、封闭、以体验与隐私为导向,其目标是构建“个人智能生态”而非AI平台。 ⸻ 三、亚马逊(Amazon):以商业效率与云计算为核心的“AI即服务”战略 亚马逊是AI商业化落地最彻底的公司之一。其AI布局主要分为两条主线:一是推动零售与物流自动化,二是通过AWS提供AI基础设施与服务。 1.AI驱动的内部优化 亚马逊在供应链预测、仓储机器人、智能定价与个性化推荐方面深度应用AI。其Prime推荐系统每年为公司贡献数百亿美元的销售额。 2.AWS与AI服务生态 AWS(Amazon Web Services)是亚马逊AI战略的核心。旗下提供机器学习平台(SageMaker)、语言模型(Titan)、图像识别(Rekognition)等一系列API服务,使AI成为“云计算升级”的自然延伸。 3.生成式AI新布局 2023年以来,亚马逊投资Anthropic并推出Bedrock平台,试图在大模型生态中建立可替代OpenAI与Google的企业级AI服务方案。其定位清晰:为企业提供可靠、安全、可控的AI基础设施。 总结:亚马逊的AI核心在“实用与服务化”。它并不追求最前沿的算法突破,而是通过云端能力将AI转化为高利润的商业服务。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0
苹果谷歌meta亚马逊的股价怎么看? 苹果(Apple):以隐私与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边缘AI”路线 苹果的AI战略具有鲜明的“保守创新”特征。与其他公司不同,苹果并不追求开放式AI平台或大模型的公开竞争,而是将AI深度嵌入硬件与系统生态之中。 1.核心理念:隐私优先与端侧计算 苹果强调“on-device intelligence”,即在设备端完成AI运算,而非依赖云端。这不仅提升了数据隐私安全,也强化了用户对设备的依赖。Siri、照片识别、健康数据分析等功能均体现了这一理念。 2.技术路径:整合而非开放 苹果收购了多家AI初创公司(如Turi、Xnor.ai、Laserlike),通过垂直整合将AI算法融入A系列与M系列芯片的神经网络引擎(Neural Engine)中。其AI研发重点放在芯片层优化与系统体验提升,而非构建通用AI模型。 3.商业目标:打造“智能硬件生态” 苹果的AI并非独立业务,而是提升设备附加值与用户粘性的手段。例如Vision Pro、iPhone、Apple Watch之间的无缝协同,让AI成为生态的“隐形中枢”。 总结:苹果的AI战略稳健、封闭、以体验与隐私为导向,其目标是构建“个人智能生态”而非AI平台。 ⸻ 三、亚马逊(Amazon):以商业效率与云计算为核心的“AI即服务”战略 亚马逊是AI商业化落地最彻底的公司之一。其AI布局主要分为两条主线:一是推动零售与物流自动化,二是通过AWS提供AI基础设施与服务。 1.AI驱动的内部优化 亚马逊在供应链预测、仓储机器人、智能定价与个性化推荐方面深度应用AI。其Prime推荐系统每年为公司贡献数百亿美元的销售额。 2.AWS与AI服务生态 AWS(Amazon Web Services)是亚马逊AI战略的核心。旗下提供机器学习平台(SageMaker)、语言模型(Titan)、图像识别(Rekognition)等一系列API服务,使AI成为“云计算升级”的自然延伸。 3.生成式AI新布局 2023年以来,亚马逊投资Anthropic并推出Bedrock平台,试图在大模型生态中建立可替代OpenAI与Google的企业级AI服务方案。其定位清晰:为企业提供可靠、安全、可控的AI基础设施。 总结:亚马逊的AI核心在“实用与服务化”。它并不追求最前沿的算法突破,而是通过云端能力将AI转化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昨日,阿里巴巴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季度收入2365.03亿元,同比增长5%。 其中,7-9月,淘宝天猫订单量同比双位数增长驱动线上GMV增长,88VIP会员数持续双位数增长至4600万。今年双11期间,淘宝天猫GMV实现强劲增长,买家数量创历史新高。 双11前夕,淘天通过松绑“仅退款”、上线退货宝、上线体验分等一系列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帮助商家获得更多可持续增长。今年双11电商行业回归价值导向,用户体验提升与商家经营环境改善形成互相促进的正循环。 数据显示,双11期间淘宝天猫GMV实现强劲增长,买家数量创历史新高,全周期有589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刷新历史纪录。 阿里云商业化收入增长加速,季度收入同比增长7%,继续由公共云双位数增长驱动,AI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五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89%。 本季度,菜鸟营收同比增长8%至246.47亿元,主要来自跨境物流服务收入的增长。菜鸟将继续沿着长期性战略布局全球网络,进一步加大全球化业务投入,拓展重点国家快递网络和全球供应链能力建设。 数据显示,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9%,速卖通、Trendyol等平台在特定区域的消费者心智不断提升,业务运营及投资效率稳定优化,速卖通Choice业务单位经济效益环比改善。速卖通和菜鸟之间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速卖通平均履约时长环比显著缩短。#国际物流 #阿里巴巴国际站 #跨境电商 #亚马逊 #独立站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