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天宫 历史传说 大美界头欢迎您 玄天宫位于新庄社区、白果社区交界处,始建于明朝中期。相传很久以前, 一位善于观山看水的漕涧人经商途经此地,发现此地有山环水秀、虎跃龙骧之脉象。为验证该地是不是结穴之地, 此人将一文铜钱埋入地下,顺手折断一棵蒿秆插入钱眼, 如七天蒿秆不死, 便可断定是真龙活穴之地,同时证明结穴的中心点就在此处。七天后,蒿秆不但没死,反而更加翠绿。此人决定回返家乡,将祖人尸体火化后迁入此地重新埋葬。不料玄机泄露,当地绅士父老协商在此地修建庙宇,取名“玄天宫”。待此人将先祖的骨灰背来时,玄天宫已经建好,此人长叹一声“命也”,然后将先祖的骨灰草草安葬在寺庙后边。至今还有“漕涧坟”的故事流传。玄天宫历经明清两代及至民国,建筑规模不断扩大, 设施不断完善,成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活动场所。民国时期,基层政权没有办公场地,玄天宫成了凤瑞乡第四保公所办事处。同时,第四保在此设立苗苍高等小学。那时的玄天宫成了第四保的政治、文化中心。1942年,腾冲沦陷,腾冲抗日县政府在界头成立;7月,抗日政府组织一批爱国志士和流散学者在界头双河成立训练班,培养抗日骨干,不幸被日本谍报人员觉察,这批爱国人士被抓捕后遇难;8月,在玄天宫成立抗日学校,培育大批的抗日骨干;为大力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原已停刊的《腾越日报》在此被改为油印后复刊。同时,接收抗日政府文件和传送前线军情。1943年9月,日军再次“扫荡”腾北,中国远征军第36师的指挥员入住玄天宫,指挥对“扫荡”腾北的日军实行打击。1951年,在玄天宫成立农会,开展土地改革工作。1967年,玄天宫被拆光,成为一片废墟。2002年3月, 经各方人士商议,成立恢复玄天宫筹备小组。2003年, 重建玄天宫大殿。通过多年的建设,基本恢复原貌。(引自《騰衡地名说》#抗战历史收集与铭记 #乡村振兴 #农村生活 #乡村旅游景点 腾冲#手工造纸 发源地@界头文旅.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