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9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9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东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及周边地区,人口约70万(2021年数据)。其起源具有多元融合的特点,学术界存在多种观点,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 ### **1. 蒙古人为主说** - **核心观点**:东乡族的主体源于13世纪蒙古帝国的驻军和移民。 - **历史背景**:蒙古西征时,从中亚、波斯等地征调大量士兵和工匠(称为“探马赤军”),其中部分人被安置于今东乡地区屯垦驻守,形成“撒尔塔人”(Sarta,蒙古语对中亚穆斯林的泛称)。 - **语言证据**:东乡语属蒙古语族,与蒙古语有约60%的词汇相似,但融合了波斯、阿拉伯语借词。 - **体质特征**:部分东乡人具有高鼻深目的中亚特征,可能与蒙古时期的民族融合有关。 --- ### **2. 多民族融合说** - **核心观点**:东乡族是蒙古人、回回人、汉人及当地土著(如吐谷浑、党项人)长期融合的产物。 - **回回人影响**:元代以来,中亚穆斯林商人、工匠(回回)通过丝绸之路进入甘肃,与蒙古驻军通婚,形成以伊斯兰文化为纽带的共同体。 - **汉藏元素**:东乡族中部分姓氏(如张、王)和农耕技术可能源于汉族,而地名(如“锁南坝”)则保留吐谷浑痕迹。 --- ### **3. 宗教纽带说** - **伊斯兰教的整合作用**:东乡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宗教认同强化了民族凝聚力。14世纪后,苏菲派传教士(如库布林耶门宦创始人)的活动促进了东乡地区的文化统一。 --- ### **争议与补充** - **“撒尔塔”身份争议**:部分学者认为东乡族是元代“撒尔塔人”的直接后裔,但“撒尔塔”本身是多元群体的统称。 - **基因研究**:现代DNA分析显示东乡族血缘上与蒙古族、回族接近,但也含有中亚成分。 --- ### **总结** 东乡族的形成是13—15世纪蒙古统治下军事屯垦、丝绸之路贸易、宗教传播共同作用的结果,以蒙古语为基础语言,吸收伊斯兰文化,逐步发展为独立民族。清代文献中始见“东乡”称谓(因聚居河州以东得名),1950年被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其实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级市:回族、东乡族、萨拉族、保安族,都属于穆斯林教派,信奉伊斯兰教。其中东乡、保安、裕固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 花儿又名少年,一种民族艺术曲目,渊源于甘肃临夏,在甘、青、宁、新等地区流行。花儿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词句,多以情歌为主,文学艺术价值很高,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 八坊十三巷浓缩了临夏历史的精华,目前仍然有很多居民居住。要了解临夏,八坊十三巷是绝对不可错过的。古香古色的建筑很有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是当地的砖雕。花鸟鱼虫、人物场景都雕刻得细腻生动、栩栩如生、立体感极强。每幅砖雕画都有一个故事,它们源于生活、寄情于景、意义深远、表现完美,是高超智慧和精湛艺术的完美融合。 八坊十三巷,巷巷不一样,每条巷道给你的感觉既充满惊喜又有浪漫温情,惊喜在于赏景之余,转角就能碰到美味特色小吃。 我们去了耳子屲梁(屲读作wa四声)很有名的景点。虽然不是崇山峻岭,但是山峰、草甸、森林、山谷、小溪层次分明,构成了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卷。 穆斯林的姑娘们非常漂亮,她们皮肤细腻、五官端正,每个人都带着漂亮的盖头,街边抓拍了几张她们的俊俏模样。 临夏的美食更是令人赞叹不已:油酥果香甜酥软、牛肉面汤美面香、炒面片鲜香入味、油香(油饼子)外焦里嫩、酿皮筋道可口。看罢美景,吃上一顿饕餮大餐,怎能一个爽字了得。 先生是总导演、摄影师,我是制片人,二人联合出品。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