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2
【大體老師】跟醫科生上第一堂解剖課 解剖課是每位港大醫科生第一年必修的課程,而能夠成就這一堂解剖課,全因「大體老師」的捐贈。「大體老師」慷概捐出自己的身體,讓醫學生能親眼觀察、親手觸摸到人體結構,從而獲取解剖學的知識。這種學習叫大體解剖學,所以我們便尊稱遺體捐贈者為「大體老師」。 「大體老師」的捐贈,其實是把生命延續下去。「大體老師」教給醫科生的,除了醫學知識,更多是生死教育與及作為醫護的人文關懷。今天,就帶大家去跟醫科生上第一堂解剖課。 ---------------------- 從默禱中向「老師」致敬 首次上解剖課的一年級醫科生Charlotte分享:「比起緊張,我會更多期待,因為這是第一次去接觸大體老師。大體老師是我們第一個病人,可以觸摸及親眼看到,我覺得是一個很珍貴的學習機會,所以我很期待這一個體驗。」隨著醫學位不斷增加,這一堂有接近300名的醫科生上課。他們走進解剖室,穿上防護衣及手套,準備迎接醫療生涯的第一位病人。為了讓醫科生知道大體老師的無私貢獻,第一堂都會由老師帶領醫科生進行默禱儀式。 從默禱中向「老師」致敬 首次上解剖課的一年級醫科生Charlotte分享:「比起緊張,我會更多期待,因為這是第一次去接觸大體老師。大體老師是我們第一個病人,可以觸摸及親眼看到,我覺得是一個很珍貴的學習機會,所以我很期待這一個體驗。」隨著醫學位不斷增加,這一堂有接近300名的醫科生上課。他們走進解剖室,穿上防護衣及手套,準備迎接醫療生涯的第一位病人。為了讓醫科生知道大體老師的無私貢獻,第一堂都會由老師帶領醫科生進行默禱儀式。 在默禱儀式前,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首席講師及香港大學「大體老師」 遺體捐贈計劃項目統籌楊鑒博士向一眾醫科生分享:「我還記得我第一次進行解剖,至今仍然印象深刻,也成就了今天的我。我冀望解剖堂的經歷,特別是這第一次,會讓你們成為更好自己,將來成為更好的醫生」 接著,楊博士亦向醫科生解釋大體老師的無私奉獻跨越了生死,是在延續生命的傳奇。「大體老師就像你跟我,他們都曾經有家人、有朋友,有他愛的人及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故事。他們窮一生貢獻給社會,而在他們生命終結的時候,他們決定跨越生死來繼續貢獻香港社會,大體老師就是多麼偉大,多麼的值得我們敬佩。」 認真學習及知識傳承是醫科生給大體老師最高的敬意。 #港大醫學院 #大體老師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