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8
73岁女生高能量日常 我的奶奶今年73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迷上了捡硬纸板,对此家人都颇有无奈和反对,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如此费力又忙碌,这样的年纪了,应该每天散散步,休息一下,安享晚年才是。为此我劝阻过,也帮忙留存过纸板,最后变成无可奈何的任由她去。原本爷爷还在的时候,两个老人互相还有个依靠,爷爷出力,奶奶负责打理,两个老人虽老却忙的不停,但爷爷在前年也走了。 在这之后,家人都时不时的来奶奶这边打卡,天天叮嘱她这个那个,但始终管不了她这个副业,甚至有时候还得帮她一起搬运纸板。我每次都十分苦口婆心的劝导她安闲下来,去享受生活。但都无法阻止她朝六晚五的出门。终于有一天,我拿起了相机开始记录,我也是跟着她体验一下在这样一个ai盛行,变化极速的大城市里她该如何度过一天呢? 事后我换位思考,我想,如果是我,有三高,膝盖也不好,不识字,甚至普通话也不会说。或许都没有办法出门,但也无法在一个人的房间对着一堆电子产品打发时间。但她始终在适应这样快速变化发展的社会,会对第一次坐地铁这样的事情感到好奇,会自学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会社牛的与邻居,拿起人家留下纸板的同时也帮忙带去垃圾,也会发现那一份并不算拿得出手,但却聊以慰藉的副业,从中适应这看似闲却把她困在外面的社会... #vlog #高能量女孩 #副业 #奶奶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
《网红奶奶的“假视频”》 去年春天,短视频平台上突然爆火了一位“励志奶奶”——72岁的张桂芳,每天穿着红棉袄在自家院子里直播种地、编竹筐,文案写着“留守老人自力更生,七旬老太月入五千”。视频里她精神矍铄,笑声爽朗,粉丝们纷纷点赞:“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直到有天,一位自称是张奶奶孙女的网友在评论区爆料:“我奶奶根本没种地!她三年前摔断了腿,现在走路都得扶拐杖!这些视频都是我爸妈花钱请人拍的,就是为了给奶奶‘挣面子’!” 评论区瞬间炸锅。有人骂:“利用老人博流量,太缺德!”有人质疑:“既然奶奶腿脚不便,为什么非要演?” 我辗转联系到张奶奶的孙女小敏。她哭着解释:“奶奶年轻时是村里最能干的媳妇,种地、养猪、织毛衣样样行。可三年前她下楼梯摔断了腿,后来又查出轻度阿尔茨海默病,记性越来越差,总说自己‘没用了,成了累赘’。我爸妈怕她抑郁,就想了个办法——请村里拍婚庆的小伙子来拍视频,让奶奶‘演’她最熟悉的农活。” 原来那些“自己编的竹筐”,是姑姑提前编好放在院子角落的;“刚摘的青菜”,是早上从菜市场买回来摆好的;连奶奶对着镜头说的“人老了就得动弹,不然骨头锈住”,都是编剧本时特意加的“金句”——因为奶奶以前总这么念叨。 “我们不敢告诉奶奶真相,她现在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下午三点拍视频。”小敏说,“有次我偷偷问奶奶‘累不累’,她摸着摄像机说‘不累,我孙女说,我拍的视频能让城里小孩看看农村啥样’……” 舆论发酵后,很多网友从骂“造假”转成夸“暖心”。有人留言:“原来所谓的‘摆拍’,是家人怕老人丢了生活的尊严。”有人自发给张奶奶寄拐杖、寄棉袄,还有人专门坐火车去村里,就为了给奶奶送一篮新鲜水果。 现在张奶奶的账号还在更新,只不过文案改成了“和家人一起的日常”。有次视频里,小敏扶着奶奶慢慢走过菜园,奶奶指着空地说:“这儿以前种过黄瓜,结得可大了……”小敏接话:“对,等明年开春,咱们再种!” 有人问小敏后不后悔“欺骗”奶奶,她说:“如果谎言能让奶奶相信自己还有价值,那我宁愿永远‘骗’下去——有些爱,本来就不必较真真假。” #治愈动漫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