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给孩子的三堂课:比万亿财富更珍贵的传承 1952年,22岁的巴菲特抱着刚出生的女儿,摇着5美元的二手婴儿床。彼时他已手握10万美元,却选择用最朴素的方式,给孩子上第一课:价值的真谛,不在价格标签上。 第一课:配得感教育 7岁的苏茜想要80美元的玩具车,巴菲特没有拒绝,而是教她“记账”:要么放弃,要么通过额外劳动赚取。小女孩踩着板凳擦玻璃,攒了27周。当她终于抱回玩具时,巴菲特问:“和随手可得的糖果比,哪个更甜?”她答:“靠自己努力换来的更甜。” 第二课:担当比成功重要 儿子霍华德用攒了半年的钱买割草机创业,第一天就把客户的花圃剃秃。巴菲特没有责骂,而是带他挨家道歉、补种花草,并坚持让儿子自己承担15美元赔偿。霍华德后来领悟:“信誉比赚钱重要——就像滚雪球,得有足够厚的雪才能滚得远。” 第三课:给面包,不如教和面 当孙子好奇“为什么不多给爸爸一点钱”时,巴菲特用面包作比:“直接给你烤好的面包,你永远学不会手艺;但教会你和面,你一辈子都不会挨饿。” 2006年,巴菲特捐出85%财产,子女们毫无怨言。女儿苏茜道出真相:“他给了我们最值钱的东西——从不说‘你该做什么’,只问‘你想做什么’,然后教我们靠自己去实现。” 真正的富养,不是铺路,而是教孩子学会开路。 那些藏在二手婴儿床、旧割草机和记账本里的智慧,远比万亿财富更能让人走得长远。 #巴菲特 #财富观 #家庭教育 #育儿智慧 #个人成长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