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红楼梦》第十九回(1)热闹到不堪 正月十五元春省亲后,宁荣二府继续闹年。十九回一开篇,宁府便请宝玉过去看戏、放花灯,府里是“繁华热闹到如此不堪的田地”。作者随笔写了宝玉小厮们的状况,“偷空也有去会赌的,“也有往亲友家去吃年茶的”,“更有或嫖或饮的”,“小些的,都钻进戏房里瞧热闹去了”。初读可能一眼就会过去,但当沉浸在《红楼梦》的世界中后才忽然警觉,这绝不是闲笔,而是作者怀着反思的痛苦记录了彼时的社会现状。 明代中晚期,奢糜享乐风气遍及社会各阶层,有关记载在明人笔记中比比皆是。张岱在《自为墓志铭》中说自己“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他在《陶庵梦忆》中他记录了曾经的奢华生活,通篇是忏悔与反思。 贾府中小厮们的赌博、会饮、嫖娼、看戏,正是明末的真实社会图景。 明末士大夫阶层以养戏班为社交和娱乐方式,家班演出不仅用于自娱,也用于招待宾客、交际应酬或炫耀家资。商人阶层也通过与戏班的合作,扩大社会影响力。人们不再以纵欲享乐、放浪形骸、纵情声色为耻,购买优童、宴集吃喝、修建园林、观戏如痴蔚然成风。 明末的妓女已基本上是私妓,有了相对的人身自由。她们可以与三教九流广泛交往,名妓如柳如是、王微、杨宛、董白等人或扁舟载书,或布袍竹杖,四处游历,与名士交游。尽管明代法律明令禁止士大夫及其子弟嫖娼,但这种法律并未严格执行,士大夫们没有任何伦理方面的顾虑,甚至以狎妓为荣。如钱谦益为娶柳如是卖掉藏书盖绛云楼。士人从传统士大夫的志向转向世俗化,以放纵取乐为快意,这不仅改变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个人价值体系。 赌博在明末几乎更几乎席卷半个中国的汉族社会。《崇明县志》记载:“村市无赖,倚庇土豪、保甲,公然聚赌。商贾农夫,辍业以嬉,遂至抗租倾产也。”就连经济状况大不如彼的河南省也有“闔閭市井每以赌钱为事,赛神相聚之日尤众”的情况。尽管明朝统治者屡颁禁令,但赌博风气依然猖獗,最终成为明朝灭亡的伏笔之一。 了解了明末社会风气再看十九回开篇,方能体会到作者内心的痛楚,也明白了探春的悲愤,国破家亡全是自杀自灭。 《陶庵梦忆》开篇《钟山》记录的是当年朱元璋孝陵祭祀的场景,最后一句说“今岁清明,乃遂不得一盂麦饭,思之猿咽。”《红楼梦》与之相类。#文化 #读书 #红楼梦 #朗诵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87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9)善良的平儿 平儿是贾府中最出色的丫鬟。她对凤姐尽显忠诚品质,且办事能力又十分出众。凤姐在宁府第一次见到秦钟时没有任何准备,平儿直接做主准备了见面礼且十分妥帖。平儿最突出的能力是“判冤决狱”,茉莉粉、玫瑰露案件中她公平公正,既不冤枉好人,又能网开一面。这所有品质的底层逻辑是平儿的聪明与善良。 宝玉对平儿充满同情,“思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姐妹,独自一人,供应琏凤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贴,今儿还遭荼毒,想来此人薄命,比黛玉犹甚。”平儿没有因为自己的不容易而为难别人,反而处处慈悲。 芦雪庵赏雪聚餐,平儿的虾须镯被宝玉房里的坠儿偷走,她尽量大事化小,保全宝玉及怡红院大丫鬟的名声。 袭人第二次回娘家,平儿给袭人准备东西时,自己做主给邢岫烟准备了一件大红羽纱斗篷,只因她注意到大家赏雪时岫烟只穿了一件旧毡斗篷。 二门上小厮的母亲病了,不敢向凤姐请假,来央求平儿,平儿责备“只和我胡缠”,但到底还是答应了。王熙凤手下的兴儿夸赞平儿“倒是跟前的平姑娘为人很好,虽然和奶奶一气,他倒背着奶奶常作些个好事。” 尤二姐受凤姐和秋桐欺凌,被下人挤兑,平儿拿出自己的梯己为尤二姐改善伙食,为她排解忧愁,陪着尤二姐聊天,陪着她流泪。尤二姐吞金后,“平儿进来看了,不禁大哭。” 贾琏没钱给尤二姐办丧事,平儿偷拿了二百两碎银子给贾琏。 平儿的宽厚善良还体现在对待刘姥姥的态度上。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听说后要见刘姥姥,刘姥姥退缩不敢前去。平儿忙道:“你快去罢,不相干的。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想是你怯上,我和周大娘送你去。”平儿给刘姥姥送东西的时候也不同于凤姐的上位者姿态,她的话谦虚亲和,她悄悄地笑着对刘姥姥说:“这两件袄儿和两条裙子,还有四块包头,一包绒线,可是我送姥姥的,衣裳虽是旧的,我也没大狠穿,你要弃嫌我就不敢说了。”贴心周到的态度就像是对待自家老人。 平儿是《红楼梦》中一抹温暖的背景,那些主角的光环太耀眼了,只有在细细品读的时候,才会被她吸引,想起平儿,内心也会平和、平静。#文化 #读书 #红楼梦 #朗诵 #平儿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6
《红楼梦》第十九回(2)得锦与夺锦​ 宁府邀请宝玉看戏,宝玉却惦记着书房的美人画,他的痴心是这美人太寂寞。不想来到书房后却发现茗烟正与一女孩行警幻所训之事,吓得宝玉赶紧制止。他见女孩吓呆,提醒她快跑,还追出去喊“你别怕,我是不告诉人的。”每次读到这段,都会因此接受贾宝玉所有的缺点。 贾宝玉问茗烟女孩子年龄,茗烟说“大不过十六七”。宝玉连叹女孩可怜。宝玉与茗烟对情的理解是天上地下。又问名字,茗烟说女孩的名字叫卍儿,这个字读音万,佛教中的解释是吉祥海云、吉祥喜旋。茗烟说“她母亲养她的时节做了个梦,梦见得了一匹锦,上面是五色富贵不断头卍字的花样。” 这里有己卯夹批:千奇百怪之想,所谓“牛溲马渤皆至乐也,鱼鸟昆虫皆妙文也”,天地间无一物不是妙物,无一物不可成文,但在人意舍取耳。此皆信手拈来随笔成趣,大游戏、大慧悟、大解脱之妙文也。” 批书人感叹作者妙笔,游戏间就是奇文。大慧悟、大解脱又是什么呢?这关乎“卍”的佛理,也关乎“锦”的寓意。 锦色光丽灿烂,是中国技术水平最高的织物,东晋时期首都建康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元、明、清时期成为皇家御用贡品。明末文人吴梅村曾这样描写“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锦”是绝对的高端定制,代表着富贵荣华。 《红楼梦》中第七十二回还有一个与锦有关的梦,是凤姐的梦,她说“说来也可笑,梦见一个人,虽然面善,却又不知名姓,找我。问他作什么,他说娘娘打发他来要一百匹锦。我问他是那一位娘娘,他说的又不是咱们家的娘娘。我就不肯给他,他就上来夺。正夺着,就醒了。” 卍儿母亲梦中得锦,王熙凤梦中被夺锦,一个“锦”前后呼应,暗示读者这一切富贵荣华不过是一场空欢、梦里锦年。 除了字面上的意义,还要再看看贾瑞镜子的另一面。 1627年,明与后金曾展开一场“宁锦大战”,明辽东巡抚袁崇焕率军击退后金大汗皇太极对锦州、宁远(今辽宁兴城)的围攻,史称“宁锦大捷”。1640年清帝皇太极围困锦州,1642年3月,祖大寿弹尽粮绝开城投降,锦州陷落,清取得“松锦之战”胜利。这也是明清之间最后的决战,此后明朝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对清军的有效反击。1644年,明亡。从天启年间开始,明朝在锦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经反复弃守,最终仍是满盘皆输。 原想富贵不断头,却不想半路被夺了锦,此“锦”仅是巧合吗?《红楼梦》中这样的巧合比比皆是。#文化#读书 #红楼梦 #朗诵 #卍儿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