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央视版对阿斗的塑造,并非一蹴而就的"傻",而是层层递进的"弱"。他的出场,伴随着赵云在长坂坡的七进七出、九死一生。那一刻,他是蜀汉集团未来的希望,是刘备仁德精神的血脉延续。然而,这种"希望"从开始就蒙上了一层阴影。他的成长环境堪称凶险: 尚在襁褓便历经颠沛,童年又遭遇孙夫人的"夺子"风波。他的父亲刘备,一生戎马,给予他的陪伴与教育可想而知是有限的。 更重要的是,他活在一個过于耀眼的光环与过于沉重的阴影之下。光环是父亲刘备"仁德布于天下"的伟岸形象,阴影则是相父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完美人格。在这样两位巨人的衬托下,任何一个资质平庸的继承者都会显得黯淡无光。诸葛亮事无巨细,大权独揽,固然是出于忠诚与责任,但在客观上也扼杀了刘禅作为君主独立成长与决策的空间。他成了一个被精心呵护在道德与能力温室里的盆景,永远无法长成参天大树。 此间乐,不思蜀",这是阿斗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最大罪证。当司马昭宴问"颇思蜀否?"时,阿斗那憨傻甚至带着一丝谄媚的回答,与其说是愚蠢,不如说是一种在刀锋下求存的、极致的智慧。亡国之君,任何一丝对故国的眷恋,都是取死之道。郤正教他的那番"冠冕堂皇"的回答,才是真正的催命符。阿斗的"没心没肺",恰恰可能是他在那个瞬间能做出的、最保护自己乃至蜀地旧臣的选择。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保身之术,尽管它以丧失尊严为代价。#大智若愚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