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秋天的美,我该怎么形容你才比较贴切呢? 秋末的银杏还挂着黄,立冬的风就裹着凉吹进了阳台。 葛绍体的《晨兴书所见》“等闲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苏轼的《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是在说人生并非只有在春夏时节才值得欢欣,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好景”,是青春的活力是美,中年的成熟、沉淀的智慧同样是美,甚至更显厚重。 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我想秋天的美,不仅在于其色彩的斑斓,更在于它能触动人心最深处、最复杂、最柔软的情感,道尽了秋触动人心的复杂与柔软。而曹操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抗拒变化,而是像大地接纳落叶一样,学会接纳生命中的起伏与变迁。在外部世界的变动不居中,修炼一颗如秋月般澄明、如秋水般平静的“定”心。也正如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展示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外界的繁华(春芳)消歇了,内心的宁静和自在却可以长存。这份沉淀,让我们在岁月里慢慢修炼: 面对无常,要“定”,不慌不忙守住节奏; 面对得失,要“通”,不困于一时取舍; 面对荣枯,要“透”,看清起落本是常态; 面对聚散,要“惜”,感恩每一段相逢; 面对始终,要“容”,接纳完整的自己与人生。 #读书与成长 #秋天的意义 #接纳自己 #自我成长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7
风过树梢时,已褪去了最后的燥热,梧桐残留着秋的余温,在风过时簌簌飘落,才惊觉立冬了,那些关于秋的绚烂与温柔,终将在时光的流转中渐行渐远,而冬的序曲,正随着渐浓的寒意缓缓奏响。 在这光阴的路口,一面是秋日最后懒洋洋的依恋,一面是冬的清新冷飕飕的召唤,让我们在这尚有余温的秋光里,与过往温柔告别,又在这初现端倪的冬意里,与未来从容相处。 雨还在下,却浇不灭心头的暖意。想起小时候立冬,妈妈总会煮一锅热腾腾的汤圆,雾气模糊了她的眉眼,却暖了整个寒冬。如今给自己煮一碗热汤,才明白温暖从不是他人的专属,而是自己给自己的底气。生活的美好,从来都藏在这些琐碎的温暖里,在冷雨敲窗的冬夜,慰藉着每一个漂泊的灵魂。 立冬是终点,也是起点。就像河水开始冰封,底下却仍有暗流涌动;草木看似枯萎,根系却在土壤里积蓄力量。人生亦如此,那些看似停滞的时光,那些默默付出的努力,都在为未来的绽放埋下伏笔。不必焦虑时光匆匆,不必遗憾过往得失,冬藏是为了春生,沉淀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雨渐渐小了,天空透出一丝微光。立冬已至,愿我们都能在这个冬天,学会减法生活,褪去浮华,守住本心;愿我们都能觅得一份温暖,无论是一碗热汤,一盏灯火,还是一颗向阳的心。岁月寒凉,人心向暖,以终为始,春有归期,这个冬天,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立冬了#立冬了家人们注意保暖 #立冬了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