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个国际放射日 今天是第16个国际放射日。这个始于2012年的节日,由欧洲、北美及美国放射学会联合发起,只为纪念1895年这一天,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的伟大时刻——这道“神秘之光”推开了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大门,让疾病诊断从此告别盲目揣测,迈入直观精准的新时代。 “X”代表未知与无限,伦琴未曾预料,他偶然发现的射线会彻底重塑医疗格局。从最初的骨骼成像,到如今的X光、CT、MRI等多元技术,医学影像已成为诊疗核心环节。现代影像设备早已攻克辐射顾虑,一次DR拍片仅产生0.01-0.02毫希弗辐射,相当于5-10天的自然环境辐射量,让精准检查与安全保障兼得。介入放射学以微创技术为肿瘤患者带来新生,通过“栓塞断粮”“灌注强攻”的双法宝,让12厘米巨块型肝癌也能逐步缩小;核医学则凭借放射性药物,实现心肌缺血等疾病的精准诊断与靶向治疗,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端诊疗服务。 每一项技术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放射工作者的坚守。他们长期与无形射线为伴,面临着放射性肿瘤、白内障、造血功能低下等潜在风险,却始终以专业守护生命。在昏暗的操作室里,他们紧盯屏幕,从复杂影像中抽丝剥茧,为临床医生提供精准诊断依据——骨折的细微裂缝、肺部的隐匿病灶、肿瘤的早期迹象,都逃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他们是医疗链条上的“幕后侦探”,是临床医生的“眼睛”,却常常在患者康复后悄然隐退,这份默默付出,正是职业精神的最佳诠释。 从伦琴拒绝X射线专利、捐献诺贝尔奖金的无私,到如今放射工作者扎根一线的坚守,百年传承的不仅是技术,更是“科学为民”的初心。根据相关规定,放射工作人员涵盖射线装置操作、辐射监测等多个领域,他们严格遵循职业健康管理要求,在防护设备的守护下,用热忱与专业架起健康桥梁。无论是急诊室里的紧急拍片,还是手术室中的介入引导,他们始终以精准为尺,以责任为秤,成为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第16个国际放射日,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群“隐形战士”。感谢他们以射线为刃,破解疾病密码;以坚守为盾,守护生命安康。愿这份默默奉献被更多人看见,愿每一位放射工作者都能在守护他人的同时,收获健康与敬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向所有放射科医护人员道一声:节日快乐,你们辛苦了! (巴山愚翁2025年11月8日写于缙云山麓)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