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1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1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38
在清朝康熙皇帝的晚年,他也做出了一件类似的事情,即恢复政敌鳌拜的名誉。曾经被列为“奸臣榜”的鳌拜,被康熙除名,同时还追封这位古人。更为重要的是,康熙还善待了鳌拜的后人,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当初擒拿鳌拜后,康熙将其打入奸臣榜单,铸成千古罪人的印象在民间流传。然而在他走到人生最后阶段时,智慧的康熙突然为鳌拜平反,这其中缘由何在?或许,经过这些年的深思,康熙也意识到当年青涩时自己有些太过激进。鳌拜毕竟不是真心实意要谋反,仅仅是权力争端激化的产物。作为立下赫赫战功、追随三朝的忠义之臣,鳌拜对清朝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他之所以在晚年与君主对立,更多是因为受挫的野心和地位需求,而非要背叛皇室。再者,当年鳌拜并没有实际的谋反行动。他的要求也仅仅是翻案昭雪、恢复名节。如果没有遭遇当时还很年轻、激进的康熙的设计和处置,以他的政治经验,也不会走上绝路。想到这里,年迈的圣明皇帝不禁对老臣生出几分怜悯之心。他们之间的矛盾,不是非要你死我活的仇敌关系,而是权力斗争激化的结果。既然自己年少不惑时有失公允,那么晚年为鳌拜平反正名,也是理所应当。于是在1692年,康熙下旨从奸臣墙中删除鳌拜的名字,并恢复其爵位。不仅仅没有谴责,康熙还将鳌拜赞誉为忠义之臣,以示公平公道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1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