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1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5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一位暮年的老人躺在病床上,口中念念有词,两只手在空中做着搓空理线的动作。一个老中医对家属说:循衣摸床,搓空理线,属于危象,尽快准备后事吧! 一个年轻的X医说:这是缺氧,产生了幻觉。农村的看事人说:另一个世界的亲人来领他了,快走了。那个年轻的X医听到这些,指着老中医和看事人说:“都什么年代了,还在这里搞封建迷信,一点科学都不懂,就只会胡说八道,一群装神弄鬼的老东西”。老中医和看事人并没有多言就离开了。病床上的老人两天后沉睡了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偏激的人,他们往往沉溺在自己的圈子与认知里,认为在他理论之外的东西都是错的,只有他是对的。他们排斥其他人,其他理论。许多事情因为行业不同体系不同,人与人才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但是客观理性的人往往不会着急反驳别人,而是会深思,为什么人与人的认知会有这样的不同。其缘故何在? 前不久有一个人,她说每天在抖音上发论语就能赚到钱然后发财,我不由得想起科举制下有无数人满腹经纶仍然家徒四壁,一生不第。人生是否有成就是被很多复杂因素影响的。当然学习先贤自然是没错的,可是如果一个人学习只是为了发财,似乎又有些违背了先贤的思想,自古名仕有多少血洒刑场,又有多少学者,一生饥寒交迫。他们中有无数人把四书五经学了一辈子,当然学习只是你的本分,能否发达善终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一个人只是发发论语,无异于新时代的打印机,目前打印一张文本大概一块钱,当然如果数量多,会更便宜。古人是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如果一个人学的很好,但是只知而不行,依旧是枉然,看看自古那些状元文,哪个文章只是默写四书五经的内容就能摘得榜首呢?知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求学问,行可以理解为活学活用,无数人从一无所知到书呆子需要很长的路,从书呆子到知行合一就更是难比登天了。古人也说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如果把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全部死搬硬套未必适应当下的社会。比如古人留须留发,他们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那么现代有多少人一生不刮胡子不理发呢?所以我们学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要去思考分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很多人未必有这样的认知。所以以后如果还有人说抖音上发发论语就能发财,那么我会说一句:祝你如愿以偿。因为你一旦告诉她看待事情要客观理性,不要钻牛角尖,她会觉得你想砸她的饭碗,打破她的发财梦!#热门 #传统文化#人生感悟#社会百态#故事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