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早上好!这里是商业财经那些事,我是主持人小毅。今天,我们把镜头对准“直播间”,用大约三分钟,拆解一条千亿级赛道的财富密码——直播的商业模式。 (垫乐淡入) 提起直播,您或许先想到“Oh my God,买它!”的魔性呐喊。2016 年被称为“直播电商元年”,短短九年,它已从淘宝一枝独秀,演变为抖、淘、快“三国杀”。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直播电商 GMV 突破 4.2 万亿元,相当于每天成交 115 亿,堪称数字经济里的“印钞机”。 那么,这台机器到底怎么运转?我把它拆成“三股现金流、四种盈利刀法”。 第一刀:打赏抽成——最经典的“情绪税” 观众买虚拟礼物,平台先抽 30%—50%,再与主播、公会二次分配。抖音头部公会透露,一场 2000 万音浪的狂欢,平台稳拿 1000 万。别小看“为爱发电”,2023 年仅快手直播打赏收入就达 390 亿元,占总营收的 52%,堪称现金流“压舱石”。 第二刀:广告与会员——流量二次变现 品牌买曝光,平台按 CPM、CPT 结算;用户买“尊贵身份”,月费 30 元享蓝光、去广告。淘宝直播的“超级风暴”、抖音的“Dou+”,本质都是把公域流量“批发”转“零售”。2024 年,抖音广告增速 42%,直播贡献其中 60% 的增量。 第三刀:抽佣分成——“卖水”比“淘金”更稳 按实际销售额扣点,淘宝 4%—7.6%,抖音 0.14%—5%,快手 1%—6.3%。别嫌比例低,2024 年“抖快”整体抽佣规模已超 1200 亿元。平台零库存、零物流,旱涝保收,真正“躺赢”。 第四刀:付费内容——知识也能变“火箭” 从罗永浩的“创业课”到新东方“双语带货”,知识付费正成为新增长点。B 站 2024 年付费直播场次同比翻三倍,带动大会员渗透率突破 35%,单季度收入 18 亿元。 (垫音乐淡出) 听到这儿,您也许会问:主播、品牌、平台、用户,到底谁赚谁亏?我们用一张“飞轮图”收拢逻辑: - 平台撒流量→主播涨粉丝→品牌清库存→用户得低价; - 用户复购再投喂数据→平台算法更精准→流量更便宜→飞轮加速。 #商业财经那些事 #电商 #直播 #商业思维 #商业模式 @DOU+小助手 @创作灵感小助手 @抖音创作小助手 @抖音小助手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