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4
#上热搜 #历史 #种草激励计划#与辉同行新账号启程 #正能量 近日,董宇辉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对儒家“三勿”原则的解读,如一缕清风,引发了广泛共鸣。他没有停留在古籍的训诂之中,而是将“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这四项古老的修养,精准地注入了当代中国人处世哲学的脉络里,让我们看清:那份刻在骨子里的温柔,其背后正是深厚的内在定力。他为我们习以为常的“温柔”正名。他指出,中国人的温柔,“不是没脾气,而是对朋友温柔到发光”。这句话彻底扭转了将温柔与软弱划等号的误解。真正的温柔,并非怯懦的退让,而是一种清醒的、有原则的包容,是内心充满力量后,主动选择的善意。他用一个绝妙的比喻揭示了这种心境的来源:“不看脚下的阴影,其实是因为头顶有光。”——当我们自身修得通透、心怀光明时,自然能屏蔽负面的干扰,将温和与善意投射给外界。“勿意”与“勿固”,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主观臆测、不固执己见,从而能够打开心胸,真诚地倾听和理解他人,这是包容的起点。 · “勿必”与“勿我”,则让我们放下对事情结果的绝对化期待,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懂得变通与共情,从而避免了因偏执而引发的冲突。 正是这四种内在的修养,共同构筑了一个稳定而强大的精神内核,使得我们外显的温柔,成为一种值得信赖的、坚韧的力量。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7
还记得董宇辉的个人签名“四勿”吗? 11月8日,董宇辉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说了孔子的“三勿”——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不由地让我想起他的个人签名“四勿”——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在2023年冬天那场轰动一时的“小作文”风波后,董宇辉悄然将自己的社交媒体签名从“曾经是老师,现在是售货员”改成了“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八个字。这一改动,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他深厚的人生思考和处世智慧。 这句签名源自《论语·子罕篇》,原文是“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一生杜绝了这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两千多年前的儒家智慧,被今天的董宇辉化用为个人修身的座右铭。 当时董宇辉身处舆论漩涡,各方声音不绝于耳。但他没有选择争辩或解释,而是用这一古典智慧回应了现代社会的纷扰。他在后来的直播中坦言,反对饭圈文化,也反对以“饭圈”名义污名化任何人。这种冷静与克制,正是“四勿”精神的体现。 在随后12月18日的复播中,董宇辉带来的第一个图书产品正是《论语》。他引用了另一句《论语》名言:“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这句话与他的“四勿”签名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一种不结党营私、不拉帮结派的君子品格。 董宇辉的签名改变,象征着他的身份转型——从单纯的“售货员”蜕变为文化传播者。在2025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他分享了对文化传播的见解,提出通过“小切口”实现文化传播的“大共鸣”。 他介绍团队打造的《与辉同行阅山河》节目,采用“农商文旅”融合的创新模式,将自然风光、人文底蕴与特色商品推介相结合。这些实践中,我们依然能看到“四勿”精神的影子——不固执于传统直播形式,不自以为是地定义文化传播,而是不断创新求变。 董宇辉在乌镇互联网大会的发言中,对“三勿”理念有了进一步的阐释。他强调,文化的力量能感染人、温暖人、激励人,在千年文明长河与数字浪潮的交汇点上,互联网从业者应该通过小的视角做内容创新。 从“四勿”到“三勿”,变的是表述,不变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董宇辉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经典的智慧依然能够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在直播间里,董宇辉曾分享他对《论语》的理解:“半部《论语》治天下”。而他自己,则用一句话点亮了无数观众的心。文化传承不需要鸿篇巨制,有时只需一个签名、一次直播, #董宇辉 #董宇辉拥有暖评最多的评论区 #出席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4
00:00 / 00: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72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