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青年说丨孙子垚:回归大地 – 2025大艺博FREE计划个展 孙子垚:回归大地 – 基于对大地极度的渴求,孙子垚从城市逃离,寻求向记忆深处的自然回归。当他的笔触落在画布上,描绘那一片《后山》的根系时,他调和的不仅是颜料,更是记忆中双脚踩过腐殖土时那柔软的触感,是汗水滑落脊背的咸涩,是松涛在耳畔的低语。画布上的《云海》,翻滚涌动的不只是白色与灰色,更是山巅清冷的空气灌入肺叶的凛冽,是身体与浩瀚自然相对时,那份渺小却切实存在的安宁。 回归大地,意味着肉身和自然在物理意义上更为确定地连接。掌心触摸雪花融化的冰凉,或脚底踩碎深秋落叶发出的干脆声响。时间从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回归到生命自然的呼吸与韵律。 《农场义工》里,为逃离城市生活在做义工的女孩,正弯腰撷取各色野花。跃动的线条、水洗的矿物颜料,像是像素还没有经过升级的胶片电影,和着农场将时间重新调至缓慢。他的绘画,因此不再是简单的风景再现,而是一次次身体的复健,一次次将感官从数字世界的扁平与抽象中赎回,重新锚定于土地的厚重与温度。 孙子垚打破传统水墨对“笔墨情趣”和“留白意境”的过分依赖,转向一种更具表现力与结构感的视觉构建。《那天日落》,他用粗犷、有力、时而重复叠加的笔触,构建枝干的遒劲。墨色在他笔下不再是“焦、浓、重、淡、清”的阶梯式变化,而是呈现出一种更为混沌的层次,和源自自然观察的、极具感性力量的色彩。那可能是浸染在羊背上的一抹暖赭,可能是春日田野中抽出的一线新绿。这些色彩并非平涂,而是与水墨相互冲撞、沉淀、融合,形成一种微妙而复杂的色墨交响。 孙子垚的艺术实践,最终指向的是一种“在地性”的美学。他的画题无一不是具体、微小而真切的。他描绘的不是概念中的“山水”,而是他双脚真正站立其上的那片土地,是他目光所及的风景。 因此,观看孙子垚的画,我们获得的不仅是一帘风景,更是一份关于“如何存在”的思考。在他的画里,被数字世界稀释的“重量”、“温度”和“时间”被重新找回。 回归大地,不是退隐,而是一种更为积极的进入。(文/周敏) - 展期:2025/10/23-10/26 地点: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大艺博非空间单元 – #艺术 #艺术在抖音 #艺术家 #大艺博 #绘画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多觉艺术:虚拟与现实的边界正在消失吗? 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播的当下,艺术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界面更新”。感官边界被延展,创作逻辑被重构,艺术家与观众的关系也在不断被重新定义。本届798艺术节T.A.B论坛以“多觉共生 界面重塑”为主题,围绕三场核心议题展开:从“多觉艺术”对虚实融合的探索,到“界面重塑”中艺术、科技与商业的共生逻辑,再到“AIGC与动态影像艺术”所引发的智能创作讨论,三场对谈共同呈现出当代艺术由感知到智能的演进路径,来自学界、业界、艺术界等不同领域的嘉宾共聚T.A.B。不仅探讨技术、艺术与商业的关系,更思考人如何在智能时代保持创作的主体性,守住艺术初心,与技术和谐共生。 荆林峰副总裁从显示技术的产业实践出发,系统阐述了其团队在弥合现实与虚拟边界方面的探索与成果。他首先提出,显示技术本质上是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面,而他们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无界”设计,让人忘记显示设备的存在,使其从“媒介”转化为“空间”的一部分。他以其在博物馆落地的“无界系列”产品为例,展示了屏幕与实体画作的无缝融合如何创造出难以分辨虚实的沉浸体验,并指出虚拟世界并非另一个世界,而是现实经验的延伸与映射。 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介绍了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第二现场”计划。该计划通过8K超高清直播系统,将北京等地的优质剧院演出实时传输至全国各地的合作剧院,有效打破了高雅艺术传播的地理与价格壁垒。这不仅是一项技术应用,更是一种文化普惠的实践,让远端观众能以低廉票价同步享受顶级演出,使虚拟图像成为传递真实艺术现场的有效通道。 总结而言,从“无界显示”到“第二现场”,其核心理念一以贯之:即通过技术创新,让虚拟成为连接而非隔离的桥梁,让技术本身消融于艺术体验之中,最终实现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与共生。 #中数艺 #798艺术节 #TAB论坛 #多觉共生 #艺术与科技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在书法艺术的广袤天地中,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是:部分人摒弃临帖,转而热衷于江湖体。他们秉持着一种观点,即临帖一生或许也难以超越古人,而凭空臆造却可能一字惊人,迅速成为网红。这种观念的背后,折射出对书法艺术本质理解的偏差。 临帖,是书法学习的必经之路,是汲取传统精华的坚实桥梁。古人书法历经岁月沉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技法与独特的审美情趣。通过临帖,学习者能深入领会笔法的轻重缓急、结构的疏密得当、章法的布局谋篇。每一次临摹,都是与古人的对话,是对书法艺术传承的虔诚致敬。虽难以超越古人,但在这个过程中,书法技艺得以精进,艺术修养得以提升,为个人的书法创作奠定坚实根基。 反观江湖体,往往缺乏对传统书法规则的尊重与遵循。它追求新奇、怪异,以夺人眼球为目的,却忽视了书法艺术应有的规范与美感。这种凭空臆造或许能在短期内吸引大众目光,成为网红,但这种热度往往是短暂的、浮于表面的。缺乏深厚文化内涵与扎实技法支撑的江湖体,如同无根之萍,难以在书法艺术的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 书法艺术的价值,不在于一时的名利与喧嚣,而在于对传统的传承与创新。真正的书法家,应在临帖中汲取养分,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进行有意义的创新。如此,方能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创作出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作品。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李黑地的作品巧妙融合了梦幻与现实,游走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展现出独特的视觉冲击力,李黑地的绘画常常被评价为“魔幻现实主义”,她善于将个人情感经历转化为视觉元素,通过隐喻和自创符号来传达深刻情感。她的作品展示的是个人情感以及对周围世界的观察,颜色浓烈,充满表现主义风格。 李黑地的作品探索了人类的复杂主题,主要采用抽象和梦幻的风格,色彩丰富,专注于半透明身体和破碎肢体的表现。在创作过程中,李黑地摒弃了草稿和预设,完全遵循直觉,让灵感在画布上自由流淌。他的绘画风格流畅而富有有机感,每一个画面都蕴含着复杂的场景与叙事,幽默中带着荒诞,无法用单一形式来解读。在交错的构图中,零星的光线迸发,半透明的人物和生物形态若隐若现,展现出艺术家对梦境和潜意识的深刻探索。 法多朱蒂米和李黑地的抽象绘画都有丰富的色彩和透明的笔触,但李黑地的绘画因为有了对身体和欲望的呈现,作品更性感、神秘与深邃。尤为特别的是,李黑地的画中出现了布朗和法多朱蒂米的抽象画中没有的光---潜伏于神秘的深水中的发光物,给她的画面带来了布满灵光的质感,和身体、欲望、记忆与时间的流动性。 画中频繁出现的白色半透明薄膜,给画面增添了一股灵性;充满动感的线条,鲜明对比的色彩,让我感受到画面强烈的张力和热情;融合在画中的东方意韵,让画中充满了生命感、灵动感、仙气,彷佛在一窥远古神境,看着李黑地的画,彷佛要把我吸进去,我陷入了她所创造的那个奇妙、梦幻的灵境里。 李黑地的作品充满了神秘和魅力。她的创作中没有预设的编排或计划,而是以自由的笔触和色彩捕捉那些难以捉摸的形状和颜色。她试图通过作品传达出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和情感,用拟人的形式在具象和抽象之间寻找平衡。她的作品既有性感和浪漫的诱惑,又有恐惧和忧郁的深沉,仿佛在梦中展现出一个个破碎而又美丽的身体。 李黑地发展出了一套暧昧而独特的绘画符号语言,这些绘画作品常常位于大众电影文化、性别表演和静物传统的交界地带。 李黑地的画作技法和独特风格令人印象深刻。她常常将色彩运用得鲜明而富有张力,创造出令人难以忽视的视觉效果。她的绘画作品充满了象征主义元素,通过隐喻和符号来传达情感和思想。这些符号可能包括身体部位、动物形象或是异化的图像,为观众提供了深度的沉思和解读空间。 李黑地发展出了一套暧昧而独特的绘画符号语言。 #李黑地 #艺术品收藏 #私洽 #艺术投资 #现代艺术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