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渡海求生:跨越山海的救赎与人性之光 上世纪70年代末,越南大地掀起的排华狂潮,将45万越南华侨推向了命运的深渊。他们被迫舍弃家园与故土,登上简陋破败的船只,踏上了南中国海上那段被后世铭记的“死亡航行”。成百上千艘难民船如同风中残叶,在茫茫公海上漫无目的地漂流,周边国家紧闭国门,拒绝他们登岸;放眼全球,竟无一方净土愿意为这群流离失所者敞开接纳的怀抱。这场绝境之旅,处处是人间炼狱:半数以上的船只遭海盗疯狂洗劫,财物被席卷一空;无数女性在绝望中惨遭蹂躏,尊严被无情践踏;更有许多船只不敌狂风巨浪,在惊涛骇浪中倾覆沉没,海面上漂浮着绝望的哭喊与无声的悲怆。 1978年10月,“海虹号”难民船成为了这场人道主义灾难中最刺目的缩影。这艘本就狭小的船只,挤塞着2500名渴望生机的难民,他们怀揣着最后一丝希望,先后向马来西亚、菲律宾及香港地区发出求救信号,却一次次被冰冷地拒绝。两个多月的海上漂泊,食物早已耗尽,淡水日渐枯竭,饥饿、疾病与恐惧如影随形,一点点吞噬着人们的生命力,全船人仿佛被世界遗弃,在黑暗中静静等待死亡的降临。德国《明镜周刊》的记者用文字与镜头,将船上饿殍遍野、疫病蔓延的惨状公之于众,这场被遮蔽的人间悲剧,终于震撼了世界。 彼时的西德,总理勃兰特向来以理想主义者的姿态闻名于世,他因推行包容普惠的难民政策,早已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成为人道主义的象征。然而,面对这批来自东方、身处基督教文化圈之外的越南华侨,这位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也陷入了两难:巨额的安置资金从何而来?充足的住宿资源如何保障?这些文化、信仰、习俗截然不同的难民,又能以何种方式融入德国社会?当整个德国政界都弥漫着拒绝与观望的气息时,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划破了沉默——基督教民主联盟成员、下萨克森州州长阿尔布雷希特,毅然挺身而出。 “观望这场人间惨剧,是何等的懦弱与可耻!”他在公开场合慷慨陈词,字字掷地有声。随后,他作出了一个震惊全西德的决定:下萨克森州将全额承担“海虹号”所有难民的安置费用,无需联邦政府分文支持,州政府将倾尽所有,为这些绝境中的人撑起一片天。这一掷地有声的承诺,如惊雷般响彻西德大地,不仅打破了政界的冷漠僵局,更彻底扭转了德国社会对华侨难民的排斥态度。1978年12月,圣诞前夕的寒意尚未散尽,第一批越南华侨搭乘飞机抵达下萨克森州。机场上,鲜花与掌声交织,温暖的笑容驱散了他们心中的阴霾,当地民众用最真……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