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第一颗人造卫星原来是这样的。美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历史上的今天 1958年1月31日,美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 探险者1号介绍 卫星重8.22公斤,锥顶圆柱形,高203.2厘米,直径15.2厘米,沿近地点360.4千米、远地点2531千米的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运行周期114.8分钟。发射“探险者1号”的运载火箭是“丘辟特”四级运载火箭。 “探险者1号”携带了很多仪器,如盖荣计数器、微流星撞击计数器、测温感应元件、进行了宇宙线和微流量测量,还测量了卫星内部和外壳的温度。它的最大功劳是首次发现了地球辐射带,后称为范·艾伦辐射带。这个辐射带内的高能带电粒子对载人空间飞行和卫星材料、仪器都有一定的危害。“探险者1号”卫星于1958年5月23日停止工作。 探险者系列 探险者系列是美国最早的、也是历时最长的科学卫星系列,自1958年1月探险者1号发射以来,美国共发射了74颗探险者卫星,而且该系列卫星的发射还将一直延续到21世纪。探险者卫星的主要任务是:(1)探测地球大气层和电离层;(2)探测磁层和行星际空间;(3)探测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现象;(4)探测地球的形状、磁场和地球表面。 初期的几颗探险者卫星都是小卫星,其质量在14--65千克之间。其中最著名的是探险者1号卫星,它不仅是美国的第一颗卫星,而且首次发现了围绕地球的辐射带,后人称为范·艾伦带。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漫漫飞天路需要一代代航天人艰苦奋斗、接续奋斗。1970年4月24日,在我们脚下这片热土,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序幕…… 1.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 2. 1960年:2月19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T - 7M”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发射成功;11月5日,仿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后称东风一号)发射试验成功。 3. 1966年:10月27日,成功完成东风二号甲导弹加装核弹头的“两弹结合”试验,标志着中国具备战略威慑能力。 4. 1970年:1月30日,东风四号中远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5. 1975年:11月26日,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尖兵一号”发射升空,且于29日成功回收,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6.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确定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 7.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载人航天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8.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航天员杨利伟在轨飞行14圈,我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9. 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工程”正式实施,明确“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路径。 10.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发射,航天员翟志刚完成中国第一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了空间出舱活动技术。 11.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后续与多艘神舟飞船完成交会对接,为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积累了经验。 12.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着陆月球,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玉兔号月球车随之开展巡视探测。 13. 2017年:4月20日,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升空并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收官之作。 14.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传回世界首张月背近距离影像图。 15. 2021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航天员乘组创造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1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