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57
昨晚刷手机的时候刷到这段视频。说真的,很窒息,也很真实,我反复的听着他们的争执,变换角度,代入……好好的为什么会走到这步田地?为什么过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度上崩溃这种地步?分明互相都有忍受过彼此,有因为对方妥协让步,为什么?为什么依旧自己那么委屈?为什么分明知道对方哪里最痛,愤怒的时候确毫不犹豫的刺向对方那处?为了泄愤,还是变相表达什么?可何至于如此?不止感情,还有面对父母的时候,好像也经常会看到,最伤人的话逼疯彼此…… 后来我发现就是有些矛盾无法调和的,于你而言没错,于他而言也没错,可就是无法解决~因为立场相悖,不是不够亲不够爱。所以合适也是指的这方面吧,合适意味着相悖立场的情况少!立场相悖这种情况只有两方都能意识到,达成共识和默契去回避,才可以减少矛盾的升级。但一般情况之下来说很难很难……一般一方回避忍受,但总有一个极限值,然后先前的委屈付出统统一股脑出来,两方摔砸哭闹……走到结束。所以其实委屈只会暂时过去,返永远不会消失,对吧?委屈产生积攒然后攀比较量,最后胜利或者落败……可这种争执即便胜利也无法使人愉悦,它总是和难过挂钩~所以到底该怎么处理它?被补偿?被理解?可这样真的会被填平吗?双方真的没做过类似的努力吗?好像也没成功对吧,一方喋喋不休的诉说那些委屈付出,另一方听到的是“拥兵自重”“挟恩图报”欲壑难填?另一方到底要作何反馈?一样委屈?还是被胁迫的妥协?听之任之从此矮一头?这种事情做了呢?对方会不会又觉得是敷衍是不是真心?所以到底要怎样?它解决不掉对吗?就像是妥协换来幸福的另一种产物?所以不该妥协?还是不该期待?说到底是欲望对吧?爱情也是欲望?七情六欲?欲望是无限的…… 数学函数里有域这个概念,也就是上下限,于感情里这种立场的争执的程度频率是下限,决定最终会不会走散,而曾经的快乐幸福是上限,决定会不会开始,决定能在那种挣扎中撑过几时……对吧?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4
00:00 / 00: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72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姐妹们,今天想和你们聊聊我的婚姻故事 我的婚姻曾经像坐过山车——一下子是庆祝的烟花,幸福得不得了;一下子又变成硝烟的战场,吵得不可开交。而大部分时间,是那种让人窒息的平淡,两个人明明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像隔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我记得有一次,我做了很多修复关系的努力。我允许他做自己,不给他任何压力。那段时间他特别轻松,像个被宠坏的孩子,他说我是他的灵魂伴侣。还有一次冷战很久后,我用特别温暖的方式去靠近他,没有半点攻击性,他当时很感动,说我们不要离婚,要好好珍惜。 但你们知道吗?这些美好的时刻,就像昙花一现。很快,我们又回到了老地方——那种形同陌路的状态。吃饭零交流,分床睡,各自活在各自的世界里。 直到有一天,我开始问自己:为什么这段关系总是在重复这个模式?为什么我越是努力,关系反而越糟糕?然后我明白了——我把指南针拿反了。 我一直以为,通往幸福的路是:改变他 → 修复关系 → 我才能幸福。 但真相是:先找回完整的自己→ 内在稳定 → 才能创造真正的好关系。 现在的我,正在做三件事: 第一,把投射在他身上的期待,一点点收回来。 我不再问他“你爱不爱我”,而是问自己“此刻,我需要怎样的爱?”然后,我自己给自己。第二,好好陪伴心里那个缺爱的小女孩。 当她害怕时,我不再批判她“你怎么这么脆弱”,而是轻轻拥抱她,说:“没关系,我在这里陪着你。”第三,建立新的情感模式。 旧模式是:情绪被他的反应左右。 新模式是:我先滋养自己,让自己处在稳定喜悦的状态,然后自然地影响整个关系场。 这个过程很痛,因为每一步都在和过去的自己告别。但也很爽,因为我终于拿回了人生的主动权。 我不再在“独立”和“依赖”之间挣扎,而是在学习相互依存——先让自己完整,然后才能与另一个完整的灵魂平等相遇。 如果你也在婚姻中感到迷失,我想对你说: 你不是在破坏关系,你是在重建自己。 那个深夜独自开车、在路灯下感受美丽的你,不是在逃离,而是在为你的未来设定新的标准:从今往后,任何温暖,都必须建立在尊重你自由的基础上。 你的指南针曾经指向痛苦,却以为是爱的方向。现在,是时候校准它,指向你内心真正渴望的、洒满阳光的道路了。 #婚姻成长 #女性觉醒 #自我修复 #亲密关系 #婚姻家庭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