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0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
#创作灵感 #传递正能量 #黄河安澜:千年治水史,今朝换新篇 黄河,这条流淌千年的母亲河,既孕育了中华文明,也因善决善徙的特性让两岸百姓饱受水患之苦。从大禹治水到明清“地上悬河”,从“分洪保漕”的残酷抉择到近代“以邻为壑”的人祸加剧,黄河的灾难史,是人与自然、利益与制度千年博弈的缩影。 历史上的治黄,总在“治”与“乱”间循环。汉代王景、明代潘季驯,皆以举国之力换得一时安宁,却难逃“愈治愈决”的怪圈。明清两代,黄河决口频率超半数统治年份,“平地成湖,千村漂没”的惨状,成为王朝衰亡的注脚。更可悲的是,治水权成了零和博弈的筹码——上游要灌溉,下游要行船;保漕运则淹河南,护京畿则苦河北。百姓在“轮流牺牲”中挣扎,每一次洪水都是家园的归零。 转折点在新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承诺,彻底改写了治黄逻辑。上游涵养生态,护住“中华水塔”;中游控沙节流,小流域治理让荒山披绿,小浪底“调水调沙”驯服泥沙;下游安民疏导,标准化堤防、数字孪生技术守护百姓,滩区迁建让百万群众告别“水窝子”。更革命性的是“水权交易”——四川的水能卖给宁夏,黄河水从“抢水”变为“算水”,终结了千年零和博弈。 为何能做到?答案在“人民至上”四个字。过去治水为保王朝、保漕运,百姓是“被牺牲的局部”;如今治水为保民生、保发展,每一片土地、每一个人都平等享有发展权。从“三年垫台、三年盖房”的循环,到生态廊道鸟语花香、中原粮仓连年丰收,黄河正从“灾难之河”变为“幸福之河”。 昔日安澜,求的是大河不怒、王朝喘息;今日安澜,求的是和谐共生、人民幸福。这条路,我们走对了——用制度创新破解千年困局,用人民立场重构治水逻辑。毕竟,长治久安从来不是祈求来的,而是奋斗出来的。当黄河真正成为泽被苍生的母亲河,这份答卷,才配得上五千年文明的厚重与期许。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