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7
托举 今天被一个视频深深震撼,内心久久不能平息。 画面里,一位父亲没有只是站在一旁鼓励,而是用双手一次又一次地、实实在在地托举起儿子去跳远,帮助他跳向更远的地方。最终,孩子获得的优秀成绩,恰恰就是父亲托举他达到的那个远度。 我忽然被点醒了:我们为人父母,有多少时候,仅仅是做到了“陪伴”,便误以为自己已经尽了“托举”的本分?又有多少人,将“托举”狭隘地理解为金钱与地位的堆砌? 直到此刻,我才真正参透“托举”二字最朴素的真谛——它就是字面意思:“托”与“举”。 你用尽全力将孩子“托”向多远,他的起跑线就在多远之外;你奋力将孩子“举”向多高,他就能从多高的平台展翅起飞。 而现实是,许多父母,或许连最基本的陪伴都未能给予。 我曾关注过两位博主。一位说:“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挣来的。”另一位说:“孩子的发展,是靠父母规划的。”对此,我举双手赞同。 如果你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那么你的孩子自然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但如果你没有,那么你能做的,就是背起他,拼命奔跑,直到你的极限——那里,才是你孩子起跑的地方。 如果你拥有广阔的人脉与清晰的路径,那么你的孩子自然能被规划好前路。但如果你没有,那么你能做的,就是绞尽脑汁、拼尽全力去搜寻资源、探明方向,然后为你孩子披荆斩棘,开辟出一条通往未来的康庄大道。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反驳: “我只是一个底层人士,我什么都不懂。” 可是亲爱的家长,你有手机,你玩抖音。当你打开屏幕,你是在刷钓鱼、游戏和娱乐视频,还是在搜索育儿经验、教育方法与知识科普? 也一定会有人说: “我小时候不也是这样过来的?难道我的一生就要为别人奉献?我也有我自己的人生啊。” 但是亲爱的家长,请别忘了,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成为父母。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合格了吗?如果满分是10分,你会给自己打几分?#日常分享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