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泪目的舞剧《交际场:回响1978》 这次登台上海的1978年重现版,是由澳大利亚编舞家梅丽尔·坦卡德(当年初版的舞者之一)指导,遵循皮娜的编舞,在男女相遇的“交际场”,探讨人性、欲望和时光,来自欧美的9位初舞者(5女4男)重聚,回归当年最初的角色,通过融入修复后由当年乌苏拉·考夫曼拍摄的珍贵档案影像,以舞者们现在的“复刻”舞姿与录像交织在一起同时呈现,在这种过去与当下的互动中,非常具有一种“磨砂”交织的黯然伤感:在追忆作品创作以来的时光流逝的同时,缅怀那些离去的人(皮娜·鲍什、现在舞者曾经的舞伴、其他成对都已不在世的舞者)。 上半场的录像投影在舞台前方一层透明的纱上。最精彩的一段男舞者们(一伙)与女舞者们(一伙)以舞台“/”形(比与舞台平行更有纵深感)类似交谊舞式的不牵手撘腰前进与倒退,前进一方喊诸如“cheek、neck、shoulder、waist、stomach、Butt”等部位,后退一方就要摆动自己身体相应部位。上半场结束前,9位舞者逐一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和“年龄”和当前的生活状态,真心羡慕她他们的积极乐观和精神矍铄。 下半场的录像投影是在舞台里面一排凳子上方的正方形“电影屏”。一位男舞者拿着老式投影仪,投了一段配有德语(皮娜·鲍什及其乌帕塔尔舞蹈剧场都属德国)旁白的9只雏鸭(破壳而出)跟着母鸭(暗指皮娜·鲍什)在池塘嬉戏的纪录片。三段特别感人的现场:1、一女舞者带队从舞台右侧小门出来晃着左右肩膀斜向从舞台左侧幕布后离开,如此循环,第三轮屏幕上出现了皮娜·鲍什及其现场指导的当时声音,现场她已不在; 2、一男舞者拿着一三脚架照相机给舞台上跳舞的舞者拍照,黑人女舞者的舞伴已然不在,有的拍摄方向无人(一对都不在),只有一对健在现场舞者; 3、女舞者梅丽尔·坦卡德一人站立在舞台上,而屏幕上播放的10位男舞者在她周围环形簇拥、轻抚弄姿……当有男舞者将她抬起、横向(类似芭蕾)、平卧在舞台上时,梅丽尔已无法“临摹”屏幕了,她的现场周围已是“无人生还”。 如果借宋词来缅怀这部舞剧,词云“十年生死两茫茫”;如果借小说来再命名这部舞剧,她又名《追忆似水年华》;如果借一部电影特别是其结尾部分给观众带来的感动,那必须是《Nuovo Cinema Paradiso》。 PS.谢幕视频配乐是当年西班牙裔德国作曲家Juan Llossas所作歌曲。 #舞剧#交际场#皮娜鲍什#乌帕塔尔舞蹈剧场#梵克雅宝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