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7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5万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OpenAI 下一代神秘 AI 设备是什么?它会成功吗? 今年 5 月,Sam Altman 宣布要带来一款 “突破性的 AI 设备”,还请来著名设计师 Jony Ive 领衔团队,并砸下 64 亿美金巨资收购 Young Studio io。这组合乍一听就让人浮想联翩,毕竟一边是 AI 领军者,一边是 iPhone 的灵魂设计师。他们究竟能够碰撞出什么火花,大家都拭目以待。 目前,这款产品的消息还不多。AI Master 针对现有信息做了全面分析和预测,对有意进入 AI 设备领域的创业者,也很有参考价值。 有一点非常明确,这款新的设备,不是手机、不是笔记本,也不是眼镜,而是完全不同的新物种。团队强调 “无屏AI”,也就是没有显示屏,主打语音交互和简单手势,目标是让任何人,无论是青少年还是退休老人,都能无门槛上手。想象一下,未来有个小东西静静陪在你身边,能感知环境、判断你在做什么,在你需要的时候主动提醒和协助,就像身边的贴心邻居一样。 不过,关于 AI 设备的故事并不总是顺风顺水。过去两年,类似的产品层出不穷,但大多数都雷声大雨点小。比如 Humane AI Pin,上市时备受追捧,结果因为体验拉胯、续航短、投影鸡肋等问题迅速沦为科技圈的反面教材。Rabbit R1 也曾试图用 AI 智能体取代手机,结果用户发现它连基础功能都做不好。归根结底,这些产品都没能真正解决用户痛点,反而让人觉得不如手机好用。 其实手机这类成熟设备早已集成了各种 AI 能力,像 ChatGPT、Google Gemini、语音助手等一应俱全。只需一个 App、一个快捷键,查资料、转录音、识别图像都能轻松搞定。如果新设备不能带来手机无法实现的新体验,或者把繁琐流程变得一键完成,很难说服用户改变习惯。现在人们对 “新奇” 变得越来越理性,只有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效率的产品才能赢得青睐。 当然,也有成功的案例。比如 Ray-Ban Meta 智能眼镜,虽然不是主流,却通过 AI 赋能,把拍照、录音、实时解答等功能无缝集成到日常佩戴中,体验自然、解放双手。类似 PLAUD NotePin 这样的小众硬件,也用极致的单一功能服务了特定人群。它们都证明了一点:【只要能把某个细分需求做到极致,哪怕不追求“全能”,也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AI技术 #AI设备 #OpenAI #AI创造营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