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新星航运企业——新新航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海南洋浦的新兴航运企业,英文名为 NewNew Shipping Line(НьюНью Шиппинг Лайн)。 新新航运公司虽成立时间不久,但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截至目前,该公司旗下的船队已颇具规模,根据 Alphaliner 最新数据,新新海运在全球 100 家承运商排行榜中排名第 45 位,共运营 12 艘船舶,其中 5 艘为自有船,7 艘为租赁船,总运力约为 29,466TEU。 其船队组成多样,包括多艘不同运力的集装箱船。如 2005 年建造的 1,638TEU 集装箱船 “Newnew Polar Bear” 轮、1999 年建造的 2,202TEU 集装箱船 “Newnew Moon” 轮、2007 年建造的 3,534TEU 集装箱船 “Newnew Star” 轮和 1997 年建造的 3,429TEU 集装箱船 “Xin He Lu 2” 轮等。 此外,新新航运还在不断扩张其船队。2023 年 9 月,新新海运计划于 2024 年在北极航线上新增 8-10 艘集装箱船,并且还在等待两艘已购船舶的交付,分别为 2007 年建造的 3,534TEU 集装箱船 “Northern Defender” 轮和 2007 年建造的 4,363TEU 集装箱船 “TS Kelang” 轮。 2023 年,洋浦新新航运公司使用四艘不同的船舶完成了七次北极航行,其船舶新新月号、新新海 1 号、新新海 2 号和新新山号都获得了北极航线的许可,其中一些已经完成了多次航行。2024 年,该公司计划在北极航线上投入更多运力,包括新建 5 艘冰级集装箱船,以扩大北方航线业务,进一步提升在北极航运领域的影响力。#中国拆船 #刘金星 #金星拆船 #金星讲俄航运 #金星说船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益洋航运集团(Erasmus Shipinvest Group)是一家总部位于雅典的综合性航运公司,由华人苏中一(John Su)先生领导。该公司成立于 2010 年,在希腊和荷兰开始运营,最初专注于散货船运输,后逐步发展为多元化航运集团,业务范围涵盖干散货、液化气、集装箱运输等多个领域。其在新加坡、中国、荷兰、日本、瑞士等多地设有办事处。 在2025年的航运业中,益洋航运集团以其明智的战略转型,成功应对了全球贸易格局的动荡。面对美国对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高额关税和政策限制,益洋航运在掌舵人苏中一的引领下,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公司提前剥离大型干散货船队,集中发展小型与中型船舶,包括支线箱船、多用途船和小型LPG船,以适应区域化供应链的增长趋势。这种转型不仅规避了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还使益洋航运在区域市场中占据优势。 益洋航运的这一战略调整,准确预判了全球化的退潮和贸易流向的快速变化。数据显示,区域航线在全球航运总量中的占比从2001年的61.1%上升至2023年的71.2%,预计2025年将达71.7%。益洋的中小型船舶能够灵活覆盖新兴市场港口,满足“多节点、小批量、短距离、高频率”的物流需求。 此外,益洋航运还扩展至小型LPG运输船与多用途船领域。LPG运输市场受益于全球能源消费结构的多元化,而多用途船的灵活性使其成为复杂供应链中的理想选择。在新兴市场中,这些船舶能够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项目。 尽管选择了小船型,益洋航运并未牺牲品质与融资能力。公司与日本船厂和金融机构保持紧密合作,确保资产质量和长期稳定性。苏中一表示,益洋航运正在考虑进入成品油轮市场,但将继续坚持“小而灵”的战略,以保持规模可控和资源的灵活调配。 益洋航运的成功转型,充分展示了苏中一的前瞻性思维和对航运周期结构变化的深刻理解。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益洋航运通过灵活的船队配置,展现了其穿越周期的韧性和适应能力。这种战略转型为中小船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也为航运业在动荡时期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式。 #中国拆船 #刘金星 #金星拆船 #金星讲俄航运 #金星说船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4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