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你四五十年前上学的一天,书包是不是也是个粮袋? 我是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井店镇西岭村人,一九六一年出生,今年六十四。我十三岁那年(一九七四年)上学的一天是这么过的:天还黑着,灶里劈柴“噼啪”直响,娘给我端一碗小米粥加两根腌苤菜,塞一只玉米面窝头到布口袋里当午饭;我把书装进粮袋改的书包,肩带是旧自行车内胎剪的,两边用铁丝打扣,走起路来咯吱轻响。出门要先过一段石坡,霜气往脚面蹿,鞋底是补过三回的牛筋底,踩碎的白霜在路上掉一串细响。学校在村口柏树后面,土坯房三间,窗上糊油纸,风大了呼哧呼哧直抖;上课铃是门口挂的一截三角铁,门口的小个子同学拿铁钳一敲,“当——当——”,人都从各自带来的小板凳上站起来往里挤。教室里没有像样的课桌,前面摆两张门板搭成“讲台”,我们把小板凳排成四行,写字用石板,石板擦是一卷旧毛线头,写错了用唾沫一抹、袖口一蹭,袖口上慢慢蹭出一块亮色;谁有本子,那都是宝,我的作业本是别人用过的本子拆订再打孔,书皮用去年挂历包的,角上压着玻璃碴子烫过的折痕。铅笔不够长了,就把笔头塞进空的高粱秆当“笔杆”,橡皮没有,用面团捏一团,沾灰了再揉一揉接着擦;钢笔更稀罕,班里只有班长有一支“英雄”,写字前要把小玻璃墨水瓶倒一滴在墨池里,大家围着看,像看变戏法。黑板是刷黑的门板,粉笔是老师自己用石灰块加蛋清搅了晒的,写多了手指全是白印;语文课老师让我们把“桑柘影斜春社散”一字一句抄在石板上,他的教鞭是根细竹条,指到哪个字就“笃”一下桌沿,有人嬉皮笑脸,就把手心伸出来挨一下,声音清脆不重,像在木头上弹了个响指。课间十分钟更热闹,院里没有操场,地上坑坑洼洼,我们玩“贴膏药”“老鹰捉小鸡”“打尜”,尜是两截小木条,弹起来能飞出两丈远;女孩子跳皮筋,口号一串一串,辫梢在阳光里甩出一圈光。我午饭不回家,就把早上那只窝头掰开,塞两片昨晚的咸萝卜干,找个向阳的墙根蹲着啃,喝口竹筒里带的凉水,杯盖是酸奶玻璃瓶的铝盖抠平了凑合用;冬天手指冻得拿不住石板,班里最奢侈的事,是谁家带了一撮热炭来,大家把手伸过去烤一烤,烤急了还会“嗞”地疼一下。算术课用算盘,咔咔的珠声一片,老师让我们背九九表,背不过的罚在黑板前面站着抄,脚底下的土被你来我往踩成一条亮道;#健康科普 #中老年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1万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