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1】大摩:2025 年 11 月 4 日,大摩十五五研报显示,中国经济将通过供给侧改革与民生保障协同,实现从规模扩张向创新驱动的转型。豆哥深度解读: 一、转型背景 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从 2000 年代的百分之4降至 2010 年后的百分之1点5,资本回报率持续下降。传统补贴政策推动制造业规模扩张,但已完成追赶使命。长期补贴可能保护低效企业,削弱创新动力。 二、政策方向 供给侧改革,从 “量” 转向 “质”:政策重心从补贴转向产业生态建设、前沿标准制定和 AI 基础设施普及。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 “卡脖子” 领域,强化企业研发主体地位。 需求侧提振,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优化释放内需潜力,降低家庭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消费信心。设定 GDP 增速约 4.5%,政策向消费倾斜,推动温和再通胀。 三、转型路径 渐进式调整,承认路径依赖,避免 “一刀切” 政策,通过社保改革、财政转移支付优化等方式逐步推进再平衡。从补贴依赖转向创新驱动,预计2027年缓解物价低位压力,重建增长信心。 四、影响与展望 研发强度高、执行力强的企业将脱颖而出,依赖补贴的企业面临淘汰。通过提升民生保障和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预计2030年 AI 价值达11万亿,2050年机器人技术推动全球物流效率提升。 大摩研报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从 “规模扩张” 到 “创新驱动” 的关键转型期,政策将通过供给侧改革与民生保障协同,推动经济再平衡和高质量发展。#大摩#研报#经济#财经#五年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机器人料爆发!谁会是年内净利增长王? 大摩近日发布研报,预测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未来四年翻一倍以上,这引发市场关注。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在人形机器人板块市值百亿以上的个股中,均普智能机构2025年预测净利润增长400%,排名第一;远东股份以298%的净利润增长预测排名第二;胜宏科技、奥比中光-UW、正海磁材、富临精工等多只个股净利润预测增长率均在100%以上。 消息面上,据财联社, 本周一,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衷晟等人发布报告预计,未来四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预计以平均每年23%的增幅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47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1080亿美元,足足翻一倍有余。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30年,中国预计将拥有25.2万台人形机器人,到2050年将增加到3.02亿台,占全球人形机器人总量的30%。 大摩分析师表示,今年将是“人形机器人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开始大规模生产”。 大摩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中国不仅是最大的市场,而且可以说是世界创新中心,推动着成本效率和下一代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正在重塑中国的制造业,随着它们变得更智能、更协作、更实惠,未来将对社会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 另据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飙升35.5%,达到69056台,而服务机器人产量跃升13.8%,达到120万台。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拥有74.17万家机器人相关公司,其中包括在中国香港上市、总部位于深圳的优必选科技、总部位于杭州的宇树科技和总部位于上海的智元机器人等行业领跑者。#人形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产业链 #财经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2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