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万
蔡侯纸:先裱后画,方得从容 老祖宗传下的蔡侯纸有着草木与时光的肌理,摸上去是实打实的涩润,触感极好,纤维的纹路清晰可触,粗粝却不硌手,如晒足日光的麻料,带着天然的筋骨与呼吸感。它不似寻常纸张那般单薄易破,捏在手里厚实挺括,铺开时服帖贴合桌面,不翘边、不软塌,边缘的自然毛边,尽显手工造纸的本真。 用蔡侯纸,“先裱后画”是不变的准则,亦是下笔从容的关键。未裱之纸虽有筋骨,却柔韧有余而挺括不足,下笔时易随墨色晕染变形,力道稍重便起皱移位。经装裱后,蔡侯纸与背板紧密贴合,浆糊的作用让纸面收敛了多余涩感,既保留了纤维本真肌理,又添了几分沉稳挺括。此时落笔,笔的力道稳稳传至纸面,无偏移、无滞涩,重彩叠涂不洇散,细笔勾勒不抖颤,真正达成“手到成功”的顺遂。 经过尝试,我必须在先裱好的纸上刷蛋清蛋黄,蛋清的滑润裹着蔡侯纸的糙,刷时能感知纸面缓缓吸饱汁液,涩感渐淡却未失纤维纹路,反倒多了层细密温润。晾干后,纸面泛着哑光,如浸过晨露的老布,既耐得住颜料反复叠加,又能让色彩顺着纤维缓缓渗开。摩洛哥的矿物颜料带着细碎颗粒,蘸着鸡蛋液落在纸上,便被肌理稳稳“咬住”:黄搭绿沉为深碧,红兑蓝洇出暗紫,颜色碰撞却不杂乱,皆因裱好的纸张能精准控住墨色走势,让每一笔都有坚实依托。 笔锋重时,颜料聚成色块,蔡侯纸能稳稳承托,不任其乱淌漫延;笔锋轻时,淡彩附着纤维,透出纸本身的米白,虚实之间的层次自生。即便是制作茶叶袋、缀衣摆的小画,我也会先将蔡侯纸简单装裱定型。如此,油墨画花的鲜亮能被纤维过滤得柔和不刺眼,江南瓦檐、软枝荷的细润线条,亦可在纸的韧劲上细细打磨,反复勾勒而不脆裂起毛。最终,纸的天然纹路与画中景致相融,装裱留下的细微定型痕迹,都成了作品独有的肌理印记。 原来“先裱后画”,裱的是纸的形态,更是创作的掌控力。蔡侯纸本就带着原料构树皮赋予的强韧纤维与稳定特性,经装裱定型,更能发挥其交织均匀、伸缩性佳的优势,让画者的心意毫无滞碍地落于纸上,成就每一幅藏着大世界的小画。#每日分享 #非遗传承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