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74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劳动过程的基本要素2-《资本论》1卷5章1节12 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工人为了把自己的劳动表现在商品中,他必须先把它表现在能满足某种需要的物中。因此,资本家要工人制造的是一定的物品。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的活动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现在,要考察的是专属于人的劳动。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实现自己的目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 劳动过程的要素是: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土地最初以食物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那些通过劳动同土地脱离直接联系的东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相反,已经被劳动滤过的劳动对象,称为原料。一切原料都是劳动对象,但并非任何劳动对象都是原料。劳动对象只有在经过劳动而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才是原料。 劳动资料是用来把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体。劳动者把这些物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作用于其他的物。劳动者直接掌握的东西是劳动资料。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是人类劳动过程独有的特征,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在劳动资料中,机械性的劳动资料比容器的劳动资料更能显示一个社会生产时代的特征。 除这以外,劳动过程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都算作劳动资料。它们不直接加入劳动过程,但是没有它们,劳动过程就不能进行。土地是这类一般的劳动资料,它给劳动者提供活动场所。这类劳动资料中有的已经经过劳动的改造,如厂房、道路等。 可见,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变化。过程中的产品是使用价值,是适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劳动物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劳动过程的基本要素3-《资本论》1卷5章1节1 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工人为了把自己的劳动表现在商品中,他必须先把它表现在能满足某种需要的物中。因此,资本家要工人制造的是一定的物品。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的活动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现在,要考察的是专属于人的劳动。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实现自己的目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 劳动过程的要素是: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土地最初以食物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那些通过劳动同土地脱离直接联系的东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相反,已经被劳动滤过的劳动对象,称为原料。一切原料都是劳动对象,但并非任何劳动对象都是原料。劳动对象只有在经过劳动而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才是原料。 劳动资料是用来把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体。劳动者把这些物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作用于其他的物。劳动者直接掌握的东西是劳动资料。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是人类劳动过程独有的特征,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在劳动资料中,机械性的劳动资料比容器的劳动资料更能显示一个社会生产时代的特征。 除这以外,劳动过程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都算作劳动资料。它们不直接加入劳动过程,但是没有它们,劳动过程就不能进行。土地是这类一般的劳动资料,它给劳动者提供活动场所。这类劳动资料中有的已经经过劳动的改造,如厂房、道路等。 可见,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变化。过程中的产品是使用价值,是适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劳动物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1-《资本论》1卷5章1节2 如果从产品的角度考察,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 当产品退出劳动过程时,另一些以前劳动的产品,则作为生产资料进入劳动过程。同一个使用价值,既是这种劳动的产品,又是那种劳动的生产资料。所以,产品不仅是劳动过程的结果,同时还是劳动过程的条件。 原料可以构成产品的主要实体,也可以作为辅助材料参加产品的形成。辅助材料或者被劳动资料消费,或者使原料发生物质变化,或者帮助劳动的进行。 因为物都具有多种属性,从而有各种不同的用途,所以同一产品能够成为不同的劳动过程的原料。 在同一劳动过程中,同一产品可以既充当劳动资料,又充当原料。 一种完成的产品,重新成为另一种产品的原料,这叫做半成品。这种最初的原料虽然已是产品,但还需要通过一系列不同的过程,直到最后的劳动过程把它当作完成的生活资料或劳动资料排出来。 可见,一个使用价值表现为原料、劳动资料还是产品,取决于它在劳动过程中的作用。 因此,产品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新的劳动过程,也就丧失产品的性质。它们只是作为活劳动的物质因素起作用。 机器不在劳动过程中服务就没有用。它还会由于自然界的破坏作用而解体。活劳动抓住这些东西,变为现实的使用价值。这些新产品或者作为生活资料进入个人消费领域,或者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新的劳动过程。 如果现有的产品不仅是劳动过程的结果,而且是劳动过程的条件,那末,它们投入劳动过程与活劳动接触,则是使这些过去劳动的产品保存和实现的唯一手段。 劳动消费它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因而是消费过程。这种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的区别在于:后者把产品当作个人的生活资料来消费,而前者把产品当作劳动力的生活资料来消费。因此,个人消费的产物是消费者本身,生产消费的是与消费者不同的产品。 只要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本身已经是产品,劳动就是把产品当作产品的生产资料来使用。但是,劳动过程仍然有生产资料是天然存在的。 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1-《资本论》1卷5章1节2 如果从产品的角度考察,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 当产品退出劳动过程时,另一些以前劳动的产品,则作为生产资料进入劳动过程。同一个使用价值,既是这种劳动的产品,又是那种劳动的生产资料。所以,产品不仅是劳动过程的结果,同时还是劳动过程的条件。 原料可以构成产品的主要实体,也可以作为辅助材料参加产品的形成。辅助材料或者被劳动资料消费,或者使原料发生物质变化,或者帮助劳动的进行。 因为物都具有多种属性,从而有各种不同的用途,所以同一产品能够成为不同的劳动过程的原料。 在同一劳动过程中,同一产品可以既充当劳动资料,又充当原料。 一种完成的产品,重新成为另一种产品的原料,这叫做半成品。这种最初的原料虽然已是产品,但还需要通过一系列不同的过程,直到最后的劳动过程把它当作完成的生活资料或劳动资料排出来。 可见,一个使用价值表现为原料、劳动资料还是产品,取决于它在劳动过程中的作用。 因此,产品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新的劳动过程,也就丧失产品的性质。它们只是作为活劳动的物质因素起作用。 机器不在劳动过程中服务就没有用。它还会由于自然界的破坏作用而解体。活劳动抓住这些东西,变为现实的使用价值。这些新产品或者作为生活资料进入个人消费领域,或者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新的劳动过程。 如果现有的产品不仅是劳动过程的结果,而且是劳动过程的条件,那末,它们投入劳动过程与活劳动接触,则是使这些过去劳动的产品保存和实现的唯一手段。 劳动消费它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因而是消费过程。这种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的区别在于:后者把产品当作个人的生活资料来消费,而前者把产品当作劳动力的生活资料来消费。因此,个人消费的产物是消费者本身,生产消费的是与消费者不同的产品。 只要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本身已经是产品,劳动就是把产品当作产品的生产资料来使用。但是,劳动过程仍然有生产资料是天然存在的。 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2《资本论》1卷5章节2 如果从产品的角度考察,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 当产品退出劳动过程时,另一些以前劳动的产品,则作为生产资料进入劳动过程。同一个使用价值,既是这种劳动的产品,又是那种劳动的生产资料。所以,产品不仅是劳动过程的结果,同时还是劳动过程的条件。 原料可以构成产品的主要实体,也可以作为辅助材料参加产品的形成。辅助材料或者被劳动资料消费,或者使原料发生物质变化,或者帮助劳动的进行。 因为物都具有多种属性,从而有各种不同的用途,所以同一产品能够成为不同的劳动过程的原料。 在同一劳动过程中,同一产品可以既充当劳动资料,又充当原料。 一种完成的产品,重新成为另一种产品的原料,这叫做半成品。这种最初的原料虽然已是产品,但还需要通过一系列不同的过程,直到最后的劳动过程把它当作完成的生活资料或劳动资料排出来。 可见,一个使用价值表现为原料、劳动资料还是产品,取决于它在劳动过程中的作用。 因此,产品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新的劳动过程,也就丧失产品的性质。它们只是作为活劳动的物质因素起作用。 机器不在劳动过程中服务就没有用。它还会由于自然界的破坏作用而解体。活劳动抓住这些东西,变为现实的使用价值。这些新产品或者作为生活资料进入个人消费领域,或者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新的劳动过程。 如果现有的产品不仅是劳动过程的结果,而且是劳动过程的条件,那末,它们投入劳动过程与活劳动接触,则是使这些过去劳动的产品保存和实现的唯一手段。 劳动消费它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因而是消费过程。这种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的区别在于:后者把产品当作个人的生活资料来消费,而前者把产品当作劳动力的生活资料来消费。因此,个人消费的产物是消费者本身,生产消费的是与消费者不同的产品。 只要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本身已经是产品,劳动就是把产品当作产品的生产资料来使用。但是,劳动过程仍然有生产资料是天然存在的。 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资本论》1卷14章1节 劳动过程最初是抽象地,撇开它的各种历史形式,作为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来考察的。如果整个劳动过程从其结果考察,那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 就劳动过程是纯粹个人的劳动过程来说,同一劳动者是把后来彼此分离开来的一切职能结合在一起的。当他为了自己的生活目的对自然物实行个人占有时,他是自己支配自己的。后来他成为被支配者。单个人如果不在自己的头脑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就不能对自然发生作用。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后来它们分离开来,直到处于敌对的对立状态。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较直接地或者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上面从物质生产性质本身中得出的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的定义,对于作为整体来看的总体工人始终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总体工人中的每一单个成员来说,就不再适用了。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说说劳动管理制度 先说劳动管理制度 第二部分说:三项制度改革,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突破口。 劳动、人事和分配三者,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是人,通过劳动,达到分配目的的。 先说劳动制度—— 劳动,是劳动者使用一定的劳动资料,作用于一定的劳动对象,创造某种使用价值,以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有目的活动。 劳动制度,是指与劳动者就业、建立劳动关系、参加社会劳动等直接有关的,包括劳动就业、劳动力培训、用工、劳动力招收调配、辞退、劳动保险保护等各项规定的统称。 劳动制度的改革绝不是简单地为了裁人;它的基本点是,尽可能实现全体公民的充分就业,保障职工的劳动权利。因此,实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一个企业就应当: 第一,遵循商品经济运行规律,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企业技术、设备等现状,而规定或改变产品花色品种;依据产品生产的需要和设备、技术等现状而设岗位;最后,依照岗位情况同时参考职工现状,而安排具体上岗位的人员。 第二,建立平等竞争的机制及层层岗位都实行合理的动态的组合的劳动管理制度。企业应根据效益而论“级”排“辈”、决定规模,根据产品生产、管理、经营活动的需要,而设置具体的车间、工段、班组。要淡化以至逐步打破干部与工人、固定工与合同工的“等级”界限,在企业内一律称职工、职员或工作人员。谁的能力适合什么岗位并通过考试、考核和公开竞争,就安排在什么岗上;谁在什么岗上,谁就是什么“等级”和“身份”;也就干什么工作,享受什么待遇。岗位相对稳定,人员相对流动。适者在岗;另有能力者,根据需要,通过竞争,或“升岗”,或换岗;不适合者,内部下岗、待岗,通过培训学习,合格了,再上岗。同理,根据企业自己产品生产、管理、经营规律的需要,而设置有关机构,主要是业务机构,即使是行政机构,也大可不必与主管部门的机构一一对应。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