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制改革是党政分开 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 “政治体制改革”又说,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应当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划清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的职能,理顺党组织与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司法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并且逐步走向制度化。应该看到,政府机构庞大臃肿,层次过多,职责不清,互相扯皮,也是形成官僚主义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下决心对政府工作机构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作为企业党组织的作用是保证监督,不再对本单位实行“一元化”领导,而应支持厂长、经理负起全面领导责任。只有党政分开才能使党组织较好地行使监督职能,有效地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全党同志都应该自觉地、积极地、高高兴兴地投入这场改革,实现这一历史性的转变。 “政治体制改革”又说,为了巩固机构改革的成果并使行政管理走上法制化的道路,必须加强行政立法,为行政活动提供基本的规范和程序。要制定行政诉讼法,加强对行政工作和行政人员的监察,追究一切行政人员的失职、渎职和其他违法违纪行为。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民主和专政的各个环节,都应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促进基层民主生活制度化,保证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当家作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维护全社会安定团结。目前,侵犯群众权利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因此,必须抓紧制定新闻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等法律,建立人民申诉制度,使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自由得到保障。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万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万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82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9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3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11
政治体制改革 十三大报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 3.《学习党的十三大报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部分的一点体会》篇(1988年3月,《云南教育学院学报》发表) 1987年10月,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十三大报告的内容分七个部分,其中第四部分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第五部分是“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可见下一步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与实行“政治体制改革”要同步。 根据“政治体制改革”部分的报告精神的指导,笔者撰此文,表达了“实行以法制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治理,从根本上克服官僚主义”的主题思想。 ⑴十三大报告的内容之一是“政治体制改革”起步 “政治体制改革”说,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党中央认为,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全党日程的时机已经成熟。 “政治体制改革”又说,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指引下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在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上,存在着一些重大缺陷,主要表现为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封建主义影响远未肃清,封建家长式的领导仍然存在。因此,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努力克服官僚主义和封建主义影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8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对现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干部制度实行改革 再次,对现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干部制度实行改革,并把法律机制引入经济、政治体制的各个环节及其全过程。一是实行干部人事组织工作民主化、科学化,实现干部人事工作的依法管理和公开监督,并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制度中。要建立以实绩为主要依据的考核制,推行考试选任和聘用制,对领导干部普遍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定期交流制和回避制等。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行政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的编制、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办事规程和工作人员的奖惩办法等,为行政活动提供基本的规范和程序,其中建立和完善对领导干部的考试、考核、监督、控告、弹劾、奖惩、任免、轮换、退休等制度,用法律手段控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尤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三是建立介绍候选人的制度,依法坚持并完善差额选举的方法,进而完善选举制度。强化民主制约机制。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选举选出自己信任的代表和领导,通过他们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所以,完善后的选举制度必须能真正反映选民的意愿,必须是尊重人民的选举结果 。四是参考对企业领导干部离任时实行审计制的经验,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离任时,实行政绩审查制。当前,我们所进行的诸如权力下放、精简机构、健全各级责任制、改革干部制度等,都是在革除官僚主义的病根,根除官僚主义赖以生存、滋长的土壤和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克服官僚主义,革官僚主义的命,从而增强机关和企业的活力,提高工作效益,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8
民主政治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政治体制改革”又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对群众的要求和呼声,必须有渠道经常地、顺畅地反映上来,使建议有地方提,委屈有地方说。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 “政治体制改革”还说,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而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基本确立的,是在大规模群众运动和不断强化指令性计划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已经不适应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现在形势发展了,党的事业前进了,必须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最后说,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完备法制、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这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官僚主义现象在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依然严重地存在着。由于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历史的原因,我们同官僚主义的斗争,也将是长期的。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