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万
袈裟裹铜臭,禅院变商场:释永信案敲响宗教治理警钟 当新乡市检察院以三项罪名批准逮捕释永信,这场延续二十年的争议终以刑事追责落下阶段性帷幕。昔日身披袈裟的少林方丈,如今沦为涉嫌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的犯罪嫌疑人,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崩塌,更是宗教场所商业化异化的必然恶果。 释永信的“商业传奇”曾被包装成“文化传承”:注册700余个商标垄断“少林”IP,成立中国佛教界首家实业公司,将禅院变成文旅帝国,旅游收入一度撑起登封财政半壁江山。从4.52亿元拍下郑州宗地进军房地产,到少林药局8000万销售额的“网红产品”,再到抖音直播带货的流量变现,他把清心寡欲的佛门净地,打造成了资本逐利的游乐场。所谓“商业化保护文化”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幌子,当高价香卖到10万元,开光饰品漫天要价,寺院商铺租金炒至百万,袈裟之下跳动的早已是贪婪的心脏。 更讽刺的是,这位“商业方丈”既背离佛法戒律,更践踏法律红线。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育有私生子的爆料,让“色即是空”沦为笑谈;关联17家企业、代持公司股份、海外豪掷412万澳元买地,把寺院资产当成个人提款机,完美诠释了“贪嗔痴”的三重境界。中国佛教协会注销其戒牒的通报,直指其“严重败坏佛教声誉”,这既是宗教界的自我净化,更是对其伪善面目的彻底揭穿。 释永信案的核心痛点,在于宗教场所权力监督的全面失守。他身兼住持与“董事长”双重身份,既掌宗教教务,又控商业版图,17家关联企业形成的利益链条,让内部监督形同虚设,外部监管难以穿透。此前多次举报不了了之,直至如今多部门联合侦查才查清真相,暴露了宗教领域商业化乱象背后的监管真空。此次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批捕,更是法律对“宗教特权”的明确否定——即便身披袈裟,触碰法律红线亦难逃追责。 千年少林的香火,本应供奉的是信仰与文化,而非资本与私欲。释永信的倒台,不是佛教的耻辱,而是清除毒瘤的契机。当新住持上任即取消高价香等乱象,证明宗教场所本应坚守清净本质。这场闹剧警示我们:宗教可以与时俱进,但不能与利同流;文化可以产业化,但不能商业化异化。唯有划清信仰与资本的边界,健全宗教场所监管机制,才能让千年古刹回归禅意本真,让宗教传承摆脱铜臭侵蚀。否则,再多“少林传奇”,终将沦为权力寻租与资本逐利的牺牲品。#释永信 #禅悟人生 #抖音推荐 #抖音推荐热门 #抖音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99